找到相关内容501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南京毗卢寺

    据该寺呈请分一部分房屋,借与暂住。今据呈以庙宇为佛会场所,自属正当,除批示并转函内政部外,合行令仰该司令,迅即转饬遵照,并派员督促。克日迁让具报,勿任玩延,是为至要,切切此令。23  不久,毗卢寺的...中国佛学会筹备处简章》,载《海潮音》第九卷第五期,《佛教要闻》第4-6页。  23 《蒋总司令令警备司令陈诚迁让毗卢寺驻军为全国佛学会会址令》,载《海潮音》第九卷第五期,《佛教要闻》第7页。  24 《...

    何建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32167992.html
  • 说,可说,不可说,不说*

    只讲你: 此所以涉讼千古。   其实从一切有情(“我”)无情(前提)为假,“它”为实, 然亦须弄假成实。   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然寂之需照,无殊照之需寂。   23.不照之寂,或许是一宇宙,然非今之...

    熊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40068019.html
  • 佛境菩萨行:欧阳渐晚年的教法思想体系

    之有涅槃学。[23]  从存有的属性来论,涅槃具有解脱、般若及法身三德。欧阳这里以“舍染”诠解解脱之义,以“舍染而取净”诠解般若义,以“取净”诠解法身之义。涅槃一体之上具有三德,此三德虽然不可分离,但...22] 欧阳渐《释教》,第76页。  [23] 欧阳渐《释教》,第67 -68页。  [24] 欧阳渐《支那内学院院训·释教》,第68页。  [25] 欧阳渐《支那内学院院训·释教》,第69页。  [...

    程恭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0968048.html
  • 释迦牟尼佛舍利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

    佛牙舍利被送往台湾。  23、韩国“乾凤寺佛牙”:乾凤寺位于韩国江原道金刚山,建于新罗时代。据说该寺庙安置的“真身佛牙舍利”是新罗时期慈藏法师从唐朝长安求得。贞观十七年(643)三月,慈藏等人自唐取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2968067.html
  • 台密史略考

    十三年(794)出生时,“紫云覆室,缁素惊异”(《圆密宗二教名目·慈觉大师传》)。年15,从广智禅师登比睿山入传教大师室,21岁受沙弥戒,23岁受具足戒,同年于东国从传教大师受灌顶,24岁在比睿山根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3868251.html
  • 唐宋元时代贵州佛教述论

    庵。[23]  l2.岑巩鳌山寺。民国《贵州通志·古迹志》载:“鳌山寺,在府城(思州)西(东北),唐天宝中建……在龙鳌里,唐时僧通慧建,今废。”今岑巩县地,于唐贞观五年置夜郎县,武后长安四年改属舞州,...1265年),名普照寺。明代始改今名,现为蟠溪小学校舍。[36]  道光《遵义府志·寺观》载:普明寺,在正安州治东思三甲,元延祐间建。回龙寺,在绥阳城西23里,本为蒲象庵,元时建,后增修,改今名。长磏寺,又名...

    王路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0368275.html
  • 晚唐禅宗青原系下五代的白话诗

    曰:‘鹦鹉出在陇州。’师曰:‘也不较多。’”《续传灯录》卷十一<金陵蒋山法泉佛慧禅师>:“时人欲识南禅路,门前有个长松树。脚下分明不较多,无奈行人恁么去。莫恁去,急回顾,楼台烟锁钟鸣处。”[23]该首...23] 《大正藏》51/530A。  [24] 有关中国佛教史上念佛观念的演进,请参考张子开<略析敦煌文献中所见的念佛法门>,载《新国学》第三辑,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314-334...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3168347.html
  • 王恩洋:唯识通论

    唯识通论  王恩洋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册  大乘出版社出版  1978年11月初版  一、佛法总论  将通论唯识,先总论佛法,支由本起故,学从教生故。  何故名佛法?何因说佛法?何者为佛法?  诸法实相因果体用究竟证觉,一切智智,如是觉者是称曰佛。佛既觉证如是实相,还以世俗言说诠表其义开示众生,是之曰法。此法佛之所说,依主得名,故名佛法。  何因说佛法者?悲众生故,佛说于法。众生云何足悲?...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0968365.html
  • 唯识宗略说(2)

    是数目,如一、二、三,个、百、千等。  23和合性:有为诸法生起时,必须由众多因缘集会的特性。   24不和合性:相对于和合性,即能妨碍诸缘和合而令诸法不生的能力或性质。  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2068376.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三)

    不能反复修习善根与菩提资粮,就无法圆满成就善根与菩提资粮,也就不能发心与得正觉。由于自力是菩萨种姓,因力是修习善根与菩提资粮,因此都是不退转的发心。23  由田上氏之见解,可知菩萨欲圆满成就善根与菩提...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06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