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74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论》里的“四句”之研究

    逻辑原理。因此,我人已经初步得到一个结论:李查?罗宾生对“四句”的两个分析,都是失败的。   李查?罗宾生曾经举了三个例子[40],来证明【中论】肯定“排中律&...  [39] 直觉主义者反对形上学(metaphysics)可从海丁【直觉主义导论】页二,行二三—二五;页五,行三四—三五看出来。   [40] 参见李查?罗宾生【印度与中国...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447543.html
  •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特色及其价值意义

    行,法华经譬谕品亦曾描写声闻弟子成佛后所居住之佛土。关于此点。道生则谓:   “净土行者,行致净土,非造之也。造于土者,众生类也”[40]。  “既云取彼,非自造之。谓若自造,则无所统。无有众生,何所...纷纭,莫衷一是;劫浊为生当末世,饥馑疾疫,刀兵灾祸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   [38] 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三四下。   [39] 卍续藏一五O册,四O六页左上。   [40] 大正藏卷三八,页...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47544.html
  • 坛经思想的源流

    空故。再后,达摩教慧可拿心以安,慧可了知心无形相,若执相而求,咫尺千里,顿然悟入无生之理;慧可同以此理教传僧璨[40]。像这样子地,以楞伽传心,并重“无相修行”,六祖慧能是与此遥遥相应的。  其后到了...页。   [36] 大正藏一六册五O二下。   [37] 大正藏一六册四八八下。   [38] 大正藏一六册五一二下。   [39]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五中。   [40] 事见景德传灯录卷三达摩章(...

    李昌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647546.html
  • 中国早期禅法的流传和特点--慧皎、道宣所著“习禅篇”研究

    下面接著谈到这一派禅法流传的谱系:“今之所译,出之达摩多罗与佛大先”。译经本文在开首一段也说:(注40)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弃、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优波崛、尊者婆须蜜、尊者僧伽罗义、...汤史”,页三○九;忽滑谷文见“禅宗史实考辨”,页五六。(注 38)见“出三藏记集”卷九,“正藏”第五十五卷,页六六中。(注 39) 同上,页六五下。(注 40) “正藏”卷十五,页三○一下。(注 41...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647547.html
  • 中论空无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与现代的关系(1)

    永远不能使我们认识自在之物本身的性质。”(注40)如果人类想用这些经验知识去说明物自身乃至一切真理想之物而遂行任何理想的设定,这就是先验判断与经验判断的超验的使用,它必然带来理性的冲突,因为此种设定...

    李昌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747548.html
  • 试论“法住智”思想之开展

    见审谛忍”。40若是就前面所讨论的来看,法师的推论确实很可能是取“如实知见”(初果向之前)的立场来论定初期大乘菩萨的特色。  其实,这种说法与有部,或是分别说部的支派赤铜鍱部对菩萨观的看法,颇为相近。这因为...正28,779c)。  38 《杂阿含经》“788经”(大正2,204c)。  39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 151。  40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51。  41 《大毗婆沙论...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0.html
  • 略探闻所成慧在修道中的意义

    ,闻慧不仅是听闻,同时也含有思惟活动。思所成慧是在闻慧的基础上,加以推度、思择,以求所思惟的法义无谬。40从名言的叙述、文义的分别,逐渐进入微细的思惟乃至与定相应的观察,41行者最终能以这通达、了知及...成慧。如说:多闻能知法等皆可名为思所成慧。如此中说虑即是慧虑,似思故亦名为思,皆可名修所成慧。”---《大毗婆沙论》卷42(大正27,218c11~21)。  40 “闻慧成已,为知别义,复加精勤自...

    释祖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1.html
  • 修所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

    地,若依“寻”、“伺”来定义近行定,《清净道论》也有如是云:  初禅定与近行定共为有寻有伺。40  由以上引文看来,《清净道论》中所提的“入初禅以前的近行定”与《大毗婆沙论》中的“未至定”好像是一致的...38 “譬如乡村等的附近称为近村或近城,正如这样的近于安止或行近于安止,故亦称为近行。”《清净道论》(简体版) p.125。  39 《大毗婆沙论》卷148 (大正27,757a23-25)。  40...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试论各类“性行人”与“身至念”的修习

    于在一切处求其真义。”40   如上的说法,明显表示“非正对治”的业处,似乎也可以令行者远离不善法而增长善法。因此,笔者在简介“身至念”业处及论述各类“性行”以后,将进一步探讨除“贪行者”以外,其他...分别行处品〉(大正32,412a18~19)。  38 《解脱道论》卷3〈分别行处品〉(大正32,412b8~10)。  39 底本p.114,《清净道论》(简体版)p.103。  40 底本p....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3.html
  • 四谛现观之略探──以《大毗婆沙论》及《清净道论》为主

    》所依据之契经,援引出其立论之文证,以了解其立论之本源。《清净道论》于〈说智见清净品〉p.644,引契经说:  诸比丘,见苦者,亦见苦之集,见苦之灭,以及见苦灭之道。40  这是说,见到苦谛的当下亦可...毗婆沙论》卷78 (大正27,405b6~20)。  39 《大毗婆沙论》卷78 (大正27,406a23~28)。  40 此段经文在汉译《南传大藏经》中,是记载在《相应部》第18册,p.335。其巴利...

    释有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94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