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菩薩行的,應該作利益人類的事業,傳播法音,在不離世事,不離眾生的原則下,淨化自己,覺悟自己。」11
歸納太虛「人生佛教」與印順「人間佛教」,二者皆針對中國佛教脫離現世關懷,忽略人間濟度而提出...麼號稱晚明佛教為「新佛教」15,或「佛教的復興」16的「新」及「復興」,其內涵為何呢?有人認為晚明佛教復興之由,是出現三位高僧──蓮池(1532---1612)、憨山(1546---1623)、紫柏(...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245585.html
-
右侧有红、蓝、黄三面, 左侧灰11白黑三面排列 左侧有灰、白、黑三面接续排列, 上方二面红与黄层叠 上方有红黄二面交叠。 右前八手由上依序执 右前方八只手由上方起依序执持 弯刀12孔雀翎束13及舂杵 弯刀、孔雀翎束、舂杵、 水刀14短矛战斧长矛箭 水刀、短矛、战斧、长矛与箭; 右后八手由上依序持 右后方八只手由上方起依序执持 铁钩木杖喀章杖15与轮 铁钩、木杖、喀章噶杖、轮、 ...
林纯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545589.html
-
(注 9) 原卷多“心”字。 (注 10) 原卷作“云识”。 (注 11) 原卷缺“过失”二字。 ... (注 15) 原卷缺漏“刹刹那那”。 (注 16) 原卷作“多”。 (注 17) 原卷作“法行”。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的《菩提道灯难处释》 (Lam sgron dka' 'grel)的“发心品”中,更融合了龙树、寂天等中观学派与弥勒、无著等瑜伽学派的发心学说于一炉(注11)。后来的西藏佛教普遍重视修习发菩提心的情形...14)。若再往上追溯,此种传统的根源还可推到寂天;因为《难处释》的“发心品”中,一共引用《入菩萨行》三次,至于《学处集要》的引用更达十三次之多(注15)。西藏佛教普遍重视修学发心的情形概如上述。然而在...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845595.html
-
我们所指《俱舍论 》之形式, 实际即是指其结构,本论之结构是依《阿毗昙心论》,而《心论》又是整编《甘露味论》的第十六品为九品,又付一《论品》为第十。(注11)《心论》与《甘露味论》的内容是一样的...rdquo;为名,则沿袭《甘露味论》,将十六品缩小为九品,另增一《问论品》。(注15)本论之体系如下:
┌ 1界品┐I宗┤ ├有漏果 II宗--5贤圣品--无漏果宗: └ 2行品┘(Pratigna) ...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045597.html
-
7月),页33- 124。 注11 参考《白公上人光寿录》,页16-17。 注12 《年谱》,页53。 注13 《年谱》,页54。 注14 《年谱》,页56。 注15 《年谱》,...连锁性互动关系。而两者的组织 皆归失败。欧阳等人的自认失败,是北洋的袁世凯政府,根本否认南 京革命政府对宗教团体主张的开放(注11)。在袁世凯的主政期间 (1912-1916),儒 页100 ...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6.html
-
门于吾越最著者为先生(周海门)(注11)。
周海门於越地讲学的主要时间是万历中到天启年间,吴越之地无 不尊之为硕儒,他引领浙东趋学于四无之风,则... 实为有限(注15)。因此浙东一地,久经阳明、龙溪教化,而周海门 提撕一振,使得以无善无恶为至善本体的本体观风行于浙东,由此会 通佛家空观,正是宗风大盛的主因。
...
孙中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8.html
-
注 11 )。 “宗”者根本,也就是涅槃,“化”者,人的生死 流转, 慧远要追求涅槃境界,不会因无明贪爱,参与生死流转,以致 于“神”失去了本性,智慧昏暗,“神”受到拘限... 佛之所以“无不形”而示现,目的全在于“唯感是应”,佛以其慈悲 之本怀,“佛以应悟为事”(注15),“普现色身以通佛道为迹也” (注16),在佛的本怀中,众生以其因缘,...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20.html
-
舍,只是随顺世间众生个别的需要,随机起用施以适当的回应,以教化、点化众生,使转迷成悟。关于不舍的意思,慧能在《坛经》也说: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注11)。 ... 岸头,得大自在,向六道四生中,游戏三昧(注15)。
页210
这是宗门对游戏三昧阐释较为详尽而具体的文字。这里把三昧的工夫,集中在对“无”的参究上。在这参究中,不起有、无的分别意识...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1.html
-
研究 》,东初出版社,页3。注11 《卍续藏经》126册,页501。注12 同上,114册,页213。注13 同上,139册,页7。注14 同上,125册,页287-288。注15 ... 眼宗匠故耳。其海内列刹如云,在在僧徒,皆曰本出某宗某 宗,但以字派为嫡,而未闻以心印心(注 11 )。
憨山大师此段言论阐明了禅宗的主要精神,并批判当时禅道之不振、法系...
林素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