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50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儒佛交涉的角度看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念

    文论选》上册,页44、49、50,木铎出版社1980年版。  页258 从儒佛交涉的角度看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念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07)  集传序〉云:“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在此系统下,严羽对个别作品总集及诗人,凡拈出《楚辞》5次、“古诗十九首”6次、汉乐府1次、苏李曹刘等汉魏诗5次、陶谢5次、沈宋等初唐诗人2次、孟浩然2次、李杜15次[50]。严羽虽然未像江西诗派一般...

    萧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145841.html
  • 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以汉语语境禅学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2)

    和审美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如果佛教哲学的讨论略去禅宗哲学不论,则是不完整的。[50]不过,从这两种类型不同而方法相近的佛学研究成功地取得汉语语境中的主流话语这一事实,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即他们经典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845852.html
  • 朱熹排佛与参究中和的经过

    久久用力于此,庶几渐明讲 学,始有力耳。(注 50 ) 自程颐有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之说,杨时、罗从彦、李侗一脉相传之“道南派”,均以默坐澄心,观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为旨诀。朱熹既经大...“杲老乃是禅家之侠”。注50 《朱文公文集》,卷九七,页二九-三○。注51 《朱子新学案》,第三册,页三五。注52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页一九-二○。注53 《朱文公文集》,卷五九,页三○...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1845890.html
  •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1)

    ,赴魏观风土之谓。(注50) 归之,北魏一代,因其先祖曾居于云、代之地,且又曾与曹魏之国和亲;因而,当北魏先祖助与西晋平乱时,因援过去启基之地名,始为晋帝封为“代公”,旋又进封为“代王”。 因此...

    林保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1945892.html
  • 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思想史的探讨

    是大乘理论,行的是小乘;钖兰、缅甸等国的南方佛教,所说虽是小乘,但所修却是大乘行。(注50) ----这当中显然有矛盾的成份。中国佛教的思想,千百年来,是作为信仰来信受、奉行的,怎能如此言行不一...,页25。 28 同注(18),页26-27。 29 同注(18),页29-30。 30 同注(21)。 31 见印顺,《净土与禅》,页30。 32 同注(31),页50。 33 同注(...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245897.html
  • 佛灭后至阿育王时的若干历史问题

    数 近人研考认为: 1 优波离 74 30 年龄74,首座年数30 2 驮写拘 64 50 年龄64,首座年数30 3 须那拘 66 44 年龄66,...他E64C罗”一名下,有“秦言上座部也”的小注;盖秦即什师时的姚秦。又,吉藏大师在其《三论玄义》中亦认为《十八部论》即《分别部论》是罗什所译。[3]《阿育王传》卷1,《大正藏》卷50,99c。[4]...

    传 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545906.html
  • 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

    才是走在菩提道上。     关键词:1.正法 2.三十七菩提分法 3.菩提道     页50 一、前言   佛法是... 阿难!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50]   由此可看出,大乘必须立足在八圣道上,也就是说,必须具体实践八圣道以灭除烦恼。然而要如何实践...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745912.html
  •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1)

    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 1988.10 出版(pp.1-50)  杨郁文  杨郁文谨记 (6/17/1987 初稿) (9/15/1994 修订)附注:本文业已修订, 与“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页1-63之内容稍有出入。  1 页  【以四部阿含经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  本文大纲  §0-0-0 导言  §0-0-1 无我法是本末如来之所说  §0-0-2 离常又离断之无我见可以简别异学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945916.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1)

    “夫中庸者,立人之道也。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 行也,必修中庸然后举也”(注50)。 中庸为立人根本之...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8.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2)

    (注49)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一,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上。 (注50)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一,大正藏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