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31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初探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与次第(1)

    无量法门失去本有的深义,直到初期大乘时期,龙树菩萨才赋予彻底的评反与提倡 [11],从而再度发扬四无量不共世间之特色,及进而融入大乘菩萨广大无量的大悲利世精神,形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磅礴气度。 ...选择在巴利佛教最被推崇的《清净道论》为主要探讨对象 [15]。《清净道论》“说梵住品”对于四无量心的修习方法与次第,基本上虽立足于《解脱道论》之上,但却增加许多珍贵的修行经验与方法,这也是笔者为何引用《...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845703.html
  • 台湾禅修型“新兴佛教”初探

    弟子组成的“全体指导老师会议”领导, 在各地积极开办多种禅修活动 ( 注 11)。 这四个教团崛起的时间相当接近,大约在解严前后,尤其是解严后有著蓬勃发展的趋势,在规模与活动上展现了生气热络的...”等修行工夫,可以逐步地完成其“清静、智慧、圆满、圆觉”的印心禅法(注 15 )。如此,就必须长期跟著妙天学法,巩固了教团与弟子间的交流关系。 “大乘禅功学会”的宗教产品是佛乘宗的“大乘禅功...

    郑 志 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545789.html
  • 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1)

    汉桓帝(147~168)使用之后,[11] 中国后来的帝王也有步其后尘结合道、佛意识形态治国者。譬如,唐中宗(705~710)初继其母武则天(690~705)的皇位时,即用了九个月的时间使用结合道、佛...至尊至快,无为憺怕(泊)世人学士多谤毁之云:其辞说廓落难用,虚无难信何乎?”[14] 又记:“问曰:吾昔在京师,入东观游太学,视俊士之所规,听儒林之所论,未闻修佛道以为贵,自损容以为上也。”[15] ...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345805.html
  • 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2)

    释道宣撰《广弘明集》卷1,《大正藏》册52,页100中,〈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10] 同上注,页100上;并见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佛祖统纪》卷36,《大正藏》册49,页345上。[11] 见拙作...174~182。[13] 另文介绍。[14] 《牟子理惑论》,梁杨都建初寺释僧祐撰《弘明集》卷1,《大正藏》册52,页5中。[15] 同上注,页5下。[16] 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445806.html
  • 大溪斋明寺的传承宗风

    供奉的尊像往往请自普陀山,如鹿港龙山寺的开山肇善和尚(原籍福建温陵),相传在明天启年间,远赴南海普陀山请了一尊七宝古铜观音像,渡台后在鹿港旧街建寺供奉,[11] 又如高雄新超峰寺大殿所供奉的观音像,也是...上来偈赞〉、〈赞佛偈〉、〈三皈依〉、〈韦驮赞〉等等。晚课则诵《弥陀经》、〈忏悔文〉,或进行〈蒙山施食〉,诵〈净土文〉,〈三皈依〉等。而特定时间的佛事,如普佛、焰口、蒙山、水陆法会,以及各种忏法等。[15...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645813.html
  • 魏晋佛学思想之开展

    百人移居中国,支谦从之俱来。“十岁学书,同时学者皆伏其聪敏,十三学胡书,备通六国语”。[10] 谦又受业于支亮,“博览经籍,莫不究练,世间艺术,多所综习。”[11] 因聪明超众,时人称为“智囊”。其后...于穹隆山,不交世务,从竺法兰道人,更练五戒。凡所游从皆沙门而已。后卒于山中,春秋六十”。[15]  支谦译述丰富,[16] 然经考订之译本仅二十九部:《阿弥陀经》二卷、《须赖经》一卷、《维摩诘经》二卷、...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945819.html
  • 法眼文益的禅教思想

    训练,已与南北朝、隋唐时有所不同。  法宝律师经历唐武宗会昌法难(842~846),法宝曾上表谏止,[11] 但不为武宗接受,并被迫还俗,直至武宗崩,宣宗立,法宝才恢复僧籍。 [12] 另外,与法眼文益...的发展有关键性的影响。[15] 在法眼卒前三年(即周世宗显德2年),北方的政权又发布毁佛之诏,这次毁佛对佛教的打击虽不及唐武宗的毁佛,但同样也给佛界教一定的压力。  页434  会昌法难对佛教而言,是...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045821.html
  • 论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1)

    开元释教录》都对每一翻译者先列所译诸经名目,再为其人立传(注11),都有强烈的史书意味。《概论》所以先述目录类的书,大抵陈援庵先生自己从目录学入手治史(注12),认为初学者应先自目录书中知道佛教有些什么...指出(注15),上述都是以僧史资料补世俗历史的例子。此外,《概论》也有利用上述资料来考佛教本身的历史,如利用《历代三宝记》的资料来考出《隋书》〈经籍志〉所载的释亡名与释灵裕两位沙门的事迹,是其例。而援庵...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245824.html
  • 论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2)

    注 9) 参《隋书》卷三三〈经籍志〉页五○○下~五○一上。  (注 10) 参《概论》页三。  (注 11) 参《概论》页六~七,又页十四。  (注 12) 参(注 7)。  (注 13) 参姚氏...三宝记》由于不属于律学沙门的作品,拙文未有论及。  (注 15) 参《概论》页三~四,又页四、页十七~十八。  (注 16) 参《概论》页九~十、页十一。  (注 17) 参《概论》页十五~十六。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245825.html
  • 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1)

    这些在中国语言中并非没有补救办法(注11)。它的缺陷,正也是培养它成为独特思惟的地方。至于一般使用的语言中,缺乏论理性,前提与结论没有充分的自觉,以至对普遍性、抽象性、乃至共同的法则等均乏理解和发展(...。”(注15)定将带来翻译上的缺点或错误。而罗什则更说:“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注16)此种感觉,不用说乃指出了在两种完全不同语言的构造中,要使...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74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