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合。(《汉语大词典(十一)》,p.336)
20莳=殖【石】。(大正25,332d,n.16)
...16疮,虽卧毒屑中,毒亦不入;若有小疮则死无疑17。
C、于佛不着,于魔不瞋故(导师《大智度论笔记》[F033]p.366)
又是菩萨于诸佛中心不着、于诸魔中心不瞋,是故魔不得便。
...
厚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989893.html
-
25000
25000
25000
光讚經
222
10
竺法護
重譯
放光般若經
221
20
無羅叉
...vol.14、No.475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T.vol.16、No.670 《大智度论》百卷(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T.vol.25、No.1509 《中论》四卷...
释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946996.html
-
得以开展,判教研究也是在此之后才应运而生。20世纪前半期中,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判教研究有黄忏华、汤用彤等。 黄忏华,氏广东人,1914年偕胞弟黄树因至金陵刻经处从欧阳竟无学佛学,后久居南京,知识...学术界的水平。其基本特征有二:一,提出判教问题是佛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不但指出了其重要性,而且大致规范了对此问题研究的框架,在20世纪下半期仍有一定影响;二,对判教之具体研究,尚未深入展开。 二、 ...
王仲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5449029.html
-
接受、信奉并大力弘扬太虚大师首倡的人间佛教思想,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深感20世纪前期佛教衰落不振。明清以来,传统寺庙大多弊窦丛生,僧人素质低下,丛林规范尽失,管理制度混乱,几乎复制了宗法社会传统的...历史的观点,重新建构佛学理论,以指导佛教实践。为此,巨赞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生产化”和“学术化”两个基本方向,作为僧制改革的目标。所谓生产化,就是使...
陈卫华 孙倩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4166498.html
-
和合相,元无我人”〔16〕。知我本空,故毋须执着。斥滞偏浅,使偏到圆,和合各宗。 (三)宋明理学实乃在儒释道融突中“体贴”出来,即融突而和合精生。佛教向每个人提供从佛学中吸取智慧的机遇,而不是要求每...理学发端者邵雍在解释《系辞传》这句话时,训为“一分为二”〔18〕,张载理解为“一物两体”〔19〕。朱熹依和合精神,绍承邹、张、以“一是一个道理,却有两端,用处不同”〔20〕,理解为一分为二〔21〕。并赞...
张立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3843003.html
-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2 13 14 19 20 21梁《高僧传》卷六。 ⑩11 15 16 16 18梁《高僧传》卷七。
...罗什门下,与僧肇齐名。当时人称:“通情则(道)生、(道)融上首,精难则(慧)观,(僧)肇第一”16。罗什新译《法华经》,慧观即作《法华宗要序》一文,简呈罗什,什赞叹,并鼓励他说:“善男子所论甚快。君小...
方 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5752337.html
-
的,是不能用言词表达的。龙树《中观》中说:“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16]这时讲实相是离开心识和言语的,是不可说的。当文殊问维摩诘什么是第一义谛时,维摩诘默然不应;佛陀在...至坚,无有入于无间。”[20]这个“无有”能出入于任何东西,而它的运用又以柔弱为特征(以柔为特点,不是说要执著于柔弱,只要有执著,就不是纯粹的柔弱,而是带有刚强了)。老子破斥世俗的一切名相,使人立于一个...
蔡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860016.html
-
听者云会,挥汗屈膝,法衣千领,积散恒结,每一上座,辄易一衣。帝王名士,所共尊敬。”【15】《中观论疏》说法朗一出山,就“斥外道,批毗昙,排成实,呵大乘。”【16】《大乘玄论》中记载他批成实时说:“成实...深经高匠,启悟群生,令心无所著。”【20】后来吉藏大讲三论宗“无所得”的思想,就与他的老师法朗的思想是一致的了。 后来,吉藏又反复申述其师一切法不可得的思想,并在阐述中,又批判其它各教,显示了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2061910.html
-
。 玄奘法师熟悉佛教经典,精通梵评文等多种古文字,又很敬业很专心,因此译经的速度较快,质量甚高。在弘福寺时,己译出《菩萨藏经》、《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16卷、《瑜伽师地论》100卷等佛经,并批撰成《...杜正伦等为译经润文使,并亲自撰写《慈恩寺碑文》。这年四月,玄奘法师列队迎接《慈恩寺碑文》,前面用天竺法仪幢幡等开道,队伍长达30里[16]。高宗登上安福门(唐长安皇城西墙北门)城楼观看。不久,高宗又命...
赵文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0468935.html
-
的佛教寺庙,简称石窟。许多石窟寺洞窟密集,故常有千佛洞之称。佛教石窟渊源于印度,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的可到16世纪。 分布于中国各地的石窟寺遗迹,大都见录于明清地方志和游记中。20世纪初一些外国人即根据上述著录调查了一部分重要石窟,如日本人伊东忠太调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1902),法国人E..沙畹调查洛阳龙门石窟(1907)。不少外国人的调查,往往伴随着掠夺、破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65470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