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64篇,用时32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浅论佛教精神与戏剧的内在联系

    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一种治疗和净化。”(注: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8页。)在西藏,有的喇嘛教徒叩着扑地长头,翻越...

    欧阳祯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5148144.html
  • ‘西天梵字法尔有本略说’补述

    灵,有75句、82句、84句、88句、94句、143句等,“楞严咒”则有般剌密帝译的“丽本”439句及“明本”的427句、《房山石经》不空译的481句、唐五代慈贤译的536句等。从这些史料可看出咒语的...

    果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4348553.html
  • 五台山当代名僧——寂度法师

    其意思,他曾分别问过几个人,却是一人一个理解法,使其感到很困惑。找到寂度法师之后,他把他的疑难问题一讲,寂度法师马上就说,你所不明白的这段经文出自什么经第几卷第几页,其意思是说什么。当时88岁高龄的...

    张玉良 刘天良 安建华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3749116.html
  • “西藏”名称的来历简说

    “西藏”名称的来历简说  今天,汉文中的“西藏”(藏文为bodljong)一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自治区,其全称为西藏自治区(藏文为bodrangskyongljong),有时简称为西藏(bodljong)。西藏自治区的面积为120万平方公里,人口228·88万,全自治区划分为1个地级市即拉萨市、日喀则、阿里、那曲、林芝、昌都、山南等6个专区,下辖1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149309.html
  • ‘房山石经’千句大悲咒初探

    大悲咒为什么不早点“问世”的“因缘”吧!  结论:  中国人所最熟悉的“大悲咒”,按照“断句”来分有75句、82句、84句、88句、94句、143句等。“楞严咒”有般剌密帝译的“丽本”439句、“明本”...

    果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749849.html
  • 珍稀文物遍及法门寺

    200多件,康家5件左右,上康村6件,任李村 6件,刘家村36件(另有铜车马器多件),召李村88 件;齐村4件,杨家堡2件,吊庄6件,美阳村8件; 总计共约491件。这些珍贵青铜器在法门寺地区出 土,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450026.html
  • 错误的无我见

    注8:大正2:No.120-4/541c: 央掘魔经卷第四   注9:详见大正1 No.20/264a-270c: 《梵网六十二见经》; No.1-21/88b-94a: 《梵动经》   注10:大正...

    青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850860.html
  • 书评:茨默著《佛教与回鹘社会》

    der Wissenschaften)》之第88种刊行(克雷弗,1992年)。大标题虽如此,但主要内容却如副标题所言仅涉及佛教,而且也并不局限于高昌回鹘王国,循名而责其实,简译之为《佛教与回鹘社会》...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951371.html
  • 赵朴初说悟禅于日常生活

    年来,同证茶禅一味”,予以祝贺。   日本高僧大西良庆108岁生日,日本人称为茶寿。因为茶字的组成笔画正好是一百零八数,“茶”字的“艹”字头为20,加上下面的八十八即是88,合起来就是108。赵朴初曾...

    赵朴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2051793.html
  •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四)—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

    先“植诸德本88”而后方以此功德“至心回向”,这对于障重业深,平日悠悠忽忽少有善行的众生并非易事。第十九愿云“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虽是大乘行人必备之条件,但却不是一般佛弟子所能做到的,何况一般初闻...

    释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425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