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31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5)

    的佛陀扇多,也是北印度人,自525年到539年,译出佛籍10部,11卷,昙林等笔受。此外,勒那摩提,中印度人,508年来洛阳,译经3部9卷,笔受者有僧朗、觉意、崔光等。瞿昙般若流支,中印度人,516年...有功”,转为东魏国统;至于北齐,“重之如圣”。仅见于僧传的知名弟子,即有15、6人。他们或弘义理,或广戒律,所长虽异,但普遍受到当权者的重用。在魏、齐、周、隋数朝中,出自这一系的僧官,包括大统、国统、...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947044.html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6)

    。大约在8世纪后半期,波罗王朝在恒河右岸建起了规模宏大的超岩寺,成为密教发展的又一中心。此寺的创立者达摩波罗王所封国师师子贤及其弟子,都是既弘扬般若空观,又倡导密教的著名人物。11世纪入藏的阿底峡,从...20部,占全部译籍的一半以上,明显的密教经籍15部。玄奘是唐代第一大译家,共译出76部,1347卷,占隋唐全部译经卷数的二分之一强,但也多数属于重译,除《大毗婆沙论》外,还有《大般若经》中的《大品》、《...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047045.html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2)

    次数很多,到15世纪末已达46座。在五山之上设“僧录”一职,负责任免五山十刹及著名禅寺的住持及有关诉讼裁判、接受寺田、缴纳税金等事务,后来还为幕府起草政治外交的文书。所谓“五山禅僧”泛指在五山十刹及在...1346)前后从一山一宁及东山湛照学禅,善写汉诗汉文,除用汉文写了日本最完整的一部佛教史书《元亨释书》30卷外,又写了《济北集》20卷。此书前6卷为诗稿,7卷以下为文稿,11卷是诗话,最后2卷是论述...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347051.html
  • 无著的学说

    比知。但诸法既然唯识,识所显现的似色法,相续坚住而前后相似,这是11页什么缘故呢?这个问题是很重要,但对于它的解答,其理由就是以颠倒等的烦恼为依止。色是应受识之一,是色识,又是似尘识,不稍说,自然是...,仗因托缘而生,非有自性,若约过未,其体无性,倘约现在,自体不住,故诸法无15页自体性,如取非有,所以三性即成无性,同时也就是三无性了。诸法既然无性,故含有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意味。由是可说这是...

    昙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6.html
  • 无著的唯识思想

    11《大正藏》31卷第116页上。   B12“不”,为引者所加。   B14《大正藏》31卷第135页上。   B15参见《摄论释》,《大正藏》31卷第329页中、下。   ...“若离此名相所立阿黎耶识……云何烦恼不净品不成就?根本烦恼及少分烦恼所作熏习种子,于六识不得成就”。B11   (五)阿赖耶识与种子   受到染污事象熏习的阿赖耶识应当分为两方面:一是阿赖耶识...

    徐绍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7.html
  • 转依”二义之研究

    经典之语言的惯用法而变。[11]   就思想内容而言,对于史密豪生的批评,高崎直道的《如来藏思想II》之“书后解说”指出:“转依”指“阿赖耶识之基层”之时,和指“真如之基层”之时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在唯识...问题上,《大乘庄严经论》的〈菩提品〉说到转依相:“二障种恒随,彼灭极广断;白法圆满故,依转二道成”,转依是永灭二障种子,最上的白法圆满。[15] 在此,我们可以注意下列两点:  其一,“依转二道成”...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147072.html
  • 印顺的如来藏思想之研究

    一二.二二一下) 说:“世尊! 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11]   第二节 印顺如来藏学之特殊贡献之一:印顺关于如来藏三义的特解   1. 美日学界对于如来藏三义之诠释 ...的转化过程[13] 也有较清楚的说明,也从瑜伽行派的解脱学立场整合了中观学的知识批判[14] 和禅修中关于主体转化的论述。[15]藉此,吾人得以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对《楞伽经》中的佛性做为圣智 (悟)...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847090.html
  • 《净度三昧经》与人天教

    像影不离形一样。[11]  也就是说,汉泽中的“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即是“凡事皆基于心,以心为主,由心而制造出来”的意思。但是《净度三昧经》将“心为法本”换成了“心之自然”,对心动的理解附之于中国玄学...佛教经典中也是经常可见的。《法句经》中即有类似的表现:  恶者入地狱,行善上升天。  慧人护戒,福致三宝。名闻得利,后上天乐。  意不多求,如是三事。死则上天,常自摄身。慈心不杀,是生天上。[15] ...

    姚长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947260.html
  • 中国佛教的译场组织与沙门的外学修养

    适当的汉字来转译原文。[11] 换言之,笔受是译本的真正执笔人。当我们翻阅佛经,看到经文用字深奥典雅,每赞叹于主译的外国法师华文底素养如此高深,其实这些优美的汉文都出自笔受的手笔。  当然,主译因不通...”的人。[15]  在证义方面,玄奘以后的译场依然设置,但其中“正字”之员不常置,反之,“证梵语梵文”之员却有更细的分工,他们是:  (1)“证译语”,这是缘于印度僧人菩提流志(Bodhiruci,卒...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047261.html
  • 寂护对有部“实在论”以及“有相唯识”与“无相唯识”“形象”(行相)说之批判的探讨

    ------------------------------------------  10. 同注七,页127。  页233  生一子微。”[11]  至于第二派则为有部的“极微说”,“此师意说:如...,然后如何可以存在诸如山一样的粗大物呢?(12颂)  (b)假如说它是以另一面来面对第三原子,那么,极微(原子)如何成为没有部分的单一实体呢?(13颂)[15]  此中(a)是对主张极微“结合”的两派...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64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