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掺杂俗人的杂念而突出为“神窟”性质的“神圣佛窟时期”禅窟的修造。目前从直观角度看, 在492个窟洞中,属于此“神圣佛窟时期”的佛窟共计40个,占8.1%。 首先我们从这个时期的雕塑说起。此期塑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1850913.html
-
40]
如能观察诸法之非有非无,离人、法两种执著,体达一切法无相平等之理,则能伏灭诸烦恼,成就佛道。卷中指出:“无分别者,是名弥勒无分别禅。”按,“无分别禅”的提法,在佛经中也曾提到。元魏/月婆首那...渐成非顿。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而非顿。”见《大正藏》第16卷第596页上至中。
[40] 见元魏/菩提留支译《入楞伽经·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二》卷第三,《大正藏》第16卷533页上。...
宗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4250958.html
-
研究的时属763~857年的5种汉藏对音译音材料的对音方式也基本相同。[40]此外,我国学界对敦煌发现的用古藏文拼写的南语文献写卷[41]及古藏文词汇的研究[42]也都有相应的成果问世。 对于其它吐蕃...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5550981.html
-
分布及壁画内容基本上得到了确认,可以看出,敦煌莫高窟中有大量西夏石窟分布。 经过近千年的开凿,至西夏时期,莫高窟的崖面已呈饱和状,故在现存的40多个西夏洞窟中,新开者甚少,大多是对前代洞窟的改造与补修...诠校录》,《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40] 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上海:中国上海科学公司印行,1933年;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 [41] 宝羊、王健民《敦煌古藏文拼写...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5550982.html
-
吕逸夫书》中说:“念佛法门,则时时可行,其得力甚速也,入门方法以研究内典为本。”接着就提出,“须将《大乘起信论》读诵纯熟,再看《纂注》、《直解》、《义记》[40]三种注解,由浅入深,次第研究。”(《杂录》卷...魏源汇刻此集,“使世之习净业者,但受此本,无不具足。”(《杂录》卷三) [40] 此指明真界注《大乘起信论纂注》、明德清注《大乘起信论直解》和唐法藏著《大乘起信论义记》。杨氏在《佛学书目表》中对...
楼 宇 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0151001.html
-
心可反。」[40]
-------------------------------------------------------------------------------
[34] 魏晋...慧远将「缘有强弱,故报有迟速」改为「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後」,使整句之意思与「感应」之观念相结合。
[40] 见僧佑《弘明集》,在《大正藏》册52(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页34a。
---...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1951030.html
-
文体不甚统一,繁简也不尽当,宋僧洪觉范早有批评。赞宁所取资的,可能是梁肃所撰《过海和尚碑铭》。梁肃的铭文也已不传。李肇《国史补》卷上也有关于鉴真赴日的40余字的记载。碑铭所记,当然只是大略,所以《宋高僧...
郝 润 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0951141.html
-
土观三世在其《章嘉˙若白多杰传》(成书于十八世纪晚期)内提及三世章嘉如何回答土观本人询问有关摩诃衍的看法:[40] 从前跟随龙树师徒的几名班智达从印度来到汉地,而汉地的几个和尚也去过印度,礼足中观派...and the Problem of Gradualism, p.72. 11. 释迦仁钦着,汤池安译,《雅隆尊者教法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40。 12. 蔡巴?贡噶多杰着,...
黄敏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0051251.html
-
50年代的年平均40亿美元增加至1999年的400亿美元。进入21世纪后,自然灾害有更为加剧的兆头。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也十分严重。经济增长、道义丧失,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价值失范、道德...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0551264.html
-
”(《宗镜录》(卷61)) “是知一切言语,皆从觉观而生,才有觉观,便形纹彩,发萌芽于境上,起兆朕于心中,心境对治,便为质碍。若入宗镜,自绝言思,妙旨潜通,了无所得。”(《宗镜录》(卷40))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85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