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1篇,用时3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傳統佛教的文學觀

    則僧詩中儼然具足戒定慧三學了。  其他如通俗詩人王梵志詩曰:「家有梵志詩,生死免入獄」36[58],寒山詩曰:「若能會我詩,真是如來母」,拾得詩云:「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卷」37[59],袁枚《隨園詩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7冊),頁506。  36[58]王梵志著,項楚校注:《王梵志詩校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頁754。  37[59]《寒山子詩(拾得詩附)》(圓覺學舍,...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4039115.html
  • 《起信论》‘一心二门’思维模式与宋代理学

    太极’是一个‘自无而为有’或‘无能生有’的命题【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125~132页。冯达文《宋明新儒学略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50~59页。】。我们立足于现代研究者的观点,对‘无极...的关系。周敦颐以‘无极—太极’标识本源,正是确认本源的特性,本源要具有无所不生的功能与特性,它自身便不能具有任何规定性或确定性【冯达文:《宋明新儒学略论》,59~60页。】。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

    圣 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4539260.html
  • 民國早期顯密佛教衝突的探討

    的記憶。薩伊德嚴厲的批評,西方的關於東方的文件價值、正確性都不是來自真正的東方,而是西方人工製造的產物。〔註59〕 從上述的概念中,筆者認為有幾點可以借用來分析西藏與中國的關係。雖然西藏並非中國... Said, Orientalism, Random House, New York,1978, pp.1-3。註58:同上,p.7。註59:同上,p.21。註60:見《海潮音》20:2,1939年...

    梅靜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2139451.html
  • 六祖坛经的思想

    忏悔”(注57)、“无相三归依戒”(注58)。“无念”一词最早见于《大乘起信论》(注59),但《坛经》是不是受了起信论的影响,不得而知;在《金刚经》有这种暗示,那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  (注57)大正四八,三五三页下。  (注58)大正四八,三五四页上。  (注59)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中有云:“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注60)大正八,七五一页中。  ...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1540038.html
  •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上)

    处未尝不可以说是实在?有部承认一切有、界、处都是实,在其系统内没有矛盾;但在经部   59页   与世亲方面就有矛盾了:经部既承欲、色都是心法所生,则界、处应亦心法所生。如然,界、处依存于心法,界...。(注59)4种子识:经部认为欲、色二界从心生起,因此两种子在心中熏习,由异熟而再生起。《瑜伽师地论》以阿赖耶识(Alaya-Vignana)为种子,为耶识所依止处。“由阿赖耶识执变色根,...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240099.html
  •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下)

    問題點とその檢討(二)〉,《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第35號(1996年)。   [58] 《究竟論》卷1〈教時前後章〉第3,〈淺田〉I,頁87,行173-180。   [59] 「忍位」和「見道...預流」果。關於見道位與四果,參見前註59。   [76] 有關法寶就「增壽」和「變易生死」問題對法相宗所作批評,參閱寺井良宣,〈法寶?唯識思想批判?考察──變易生死?二乘作佛?問題?中心?〉,《佛教學...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640115.html
  • 南能北秀美学思想异同论

    ”(57),“佛心清净,离有离无。……心色俱离,即无一物,是大菩提树”(58),心体离念,妄想并除,即可“开慧门,闻是慧”(59), 证得法界一相之如来境界。所以,宗密在列举“禅之三宗”时将神秀一系...道人》。  (52)神秀《大乘无生方便门》。  (53)《观心论》。  (54)(55)敦煌本《坛经》三十节、三十六节。  (56)《禅源诸诠集都序》。  (57)《观心论》。  (58)(59)《...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4640695.html
  •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

    史上的大事,但这次大会“并没有对北宗产生直接影响……虽然应该说神会的排斥有一定作用,但北宗真正的衰落却还远在此后”〔59〕。就是在神秀弟子义福、普寂圆寂之后(他们先后于滑台大会后的两年即736年和五年即...性坛语》,见《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  〔57〕 见《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唐文拾遗》卷六七。  〔58〕 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文苑英华》卷八五六。  〔59〕 ...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2240741.html
  • 唐代佛教义学之风尚及其地理分布

    三论;(4)江都,法澄(58)、吉藏等曾讲三论于此地;(5)长安,有法澄、道庄(59)、智炬(60)、吉藏、慧因(61)、慧@⑧(62)、辩寂(63)等三论名师;(6)洛阳,法澄、道庄、法护(64)等...传》卷15。  (55)《续高僧传》卷9。  (56)《续高僧传》卷9。  (57)《续高僧传》卷14。  (58)《续高僧传》卷9。  (59)《续高僧传》卷9。  (60)《续高僧传》卷11。  ...

    李映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2440820.html
  • 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著述的流出分期(1)

    即是弥勒菩萨。  (3)见《婆薮盘豆师传》,大正藏五十册;《大唐西域记》卷五,大正藏五十一册;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p59-60,中国佛教协会印。   (4)见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p68-69,齐鲁书社91年版。   (5)见布顿的《佛教史大宝藏论》p135-137,民族出版社86年版;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p59-60,中国佛教协会印。   (6)见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p63...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84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