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6篇,用时8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阿赖耶识之“无明、爱结、有识之身”经证考察

    》(T02, no. 99, p. 103b~c)。页110经,《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以“譬喻”为标题,提出作如下的解释:[10]复次、诸有于此四种识中,槱、贪未断,彼六处摄有识之身,犹如台观,六...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745814.html
  • 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

    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辅仁大学宗教学系讲师 陈敏龄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页83-103----------------------------------------------------...eternal goal by using the symbol of Indian myth thoroughly.  页103  The last, the writer indicate that the...

    陈敏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945818.html
  • 魏晋佛学思想之开展

    试罔象其怀,寄之狂言耳”。[103]  道生 “理不可顿阶,必要研粗以至精,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损矣”。[104]  道生 “既见乎理,何用言为,其犹筌蹄,以求鱼兔。鱼兔既获,筌蹄何施”。[105]  由...藏》册55,页77下。[102] 《般若无知论》,《大正藏》册45,页153上。[103] 《般若无知论》,《大正藏》册45,页153上。[104] 《法华经疏》卷下,《卍续藏...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945819.html
  • 论中国佛教核心思想的建立

    续藏经》册103。从注文中,可以看见澄观原著对宗密心学的影响。[23] 《大正藏》册48,页401c、405c。[24] 宗密原文,见《大正藏》册39,页524a。延寿引文,见《大正藏》册48...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045820.html
  • 从儒佛交涉的角度看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念

    “心不孤起,托境方生。”智顗《摩诃止观》云:“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以上文字散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页97、73、103、434、98)等等,可知不论是唯识、禅宗或天台论著,都有境...

    萧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145841.html
  • 古奥义书(Upani?ads)与初期佛学关于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较与评论(1)

    pp. 6-37; D. D. Kosambi, The Culture and Civilisation of Ancient India in Historical Outline, p.103;...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645848.html
  • 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以汉语语境禅学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2)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5-66页。  页103 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  以汉语语境禅学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07)  这些文本自身的修辞性质,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845852.html
  • 从南天乌荼王进献的《华严经》说起(2)

    一部提到大乘如何用“十二部经”,即大乘造经法,[103]在罽宾造大乘经典的大乘作品。此经虽然提到“彼诸阿罗汉结集如来十二部经,广造诸论,彼罽宾国犹如帝释欢喜之园”,也提到当时参与造经的有“颇罗堕逝宾头楼...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945855.html
  •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2)

    ) 102 《大篇》,页247。 27 页 103 《龙录》,文678。 104 《大篇》,页335。 105 天统五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045893.html
  •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1)

    i. p.136。(注 3) 杂.289经,大.2-81下。  (注 4) 杂.133经,大 .2-41下。  (注 5) 杂.103经,大.2-30上。  10 页  《杂.166,167经》;...俱生之 (非生后学习所得) 我、我所见。  2.《杂.103经,S.22,89经》︰  (五受阴非)“我、我所 (`attanam va attaniyam va`)”(注 2)以印度自吠陀、梵书至...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94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