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46篇,用时19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历代禅诗100首

    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诗)   57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没澈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   (圆瑛常州天宁禅寺定后口占)   58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山下路,却听...

    禅宗|禅诗|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14/03/075651325759.html
  • 藕益因明的得失例举

    故名为同法也[gx58][58] ”。按一般的说法,同品就叫同品,同法喻常省略而说成同喻,一般不说同法,而同法就是指同法喻。可藕益智旭法师说同品的时候却说成“是名同喻”,这就把同品与同喻弄混了。倒是...[58]莆田广化寺印本《藕益大师全集》·5·论释三五七页下栏。  [59]见《续藏经》第一编第八十七套第一册0138页下栏。  [60]见《续藏经》第一编第八十七套第一册0138页下栏。   [61]...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53438344.html
  • 《宗镜录》三量说

    很明显,“非量”根本就不是一个词素。  永明延寿法师把量和非量并列的还有,比如《心赋注》卷一有言:  即明见缘相时,或量、非量。不可非量法为现量果。[gx58]   《成唯识论》卷二中有言:  见有种种...卷一第三十页(按新编页码是P65),智者出版社,二千零二年九月十九日初版。或见《卍续藏经》第八七册第0008页上栏,不过续藏经中是“总入非量”,不是“摄入非量”。  [gx58]见中国佛学院一九九五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53638346.html
  • 藕益因明的得与失

    说,“瓶亦所作瓶亦无常故名为同法也[gx58][58] ”。按一般的说法,同品就叫同品,同法喻常省略而说成同喻,一般不说同法,而同法就是指同法喻。可藕益智旭法师说同品的时候却说成“是名同喻”,这就把同...论释三五七页上栏。  [58]莆田广化寺印本《藕益大师全集》·5·论释三五七页下栏。  [59]见《续藏经》第一编第八十七套第一册0138页下栏。  [60]见《续藏经》第一编第八十七套第一册0138...

    刚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31238801.html
  • 傳統佛教的文學觀

    則僧詩中儼然具足戒定慧三學了。  其他如通俗詩人王梵志詩曰:「家有梵志詩,生死免入獄」36[58],寒山詩曰:「若能會我詩,真是如來母」,拾得詩云:「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卷」37[59],袁枚《隨園詩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7冊),頁506。  36[58]王梵志著,項楚校注:《王梵志詩校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頁754。  37[59]《寒山子詩(拾得詩附)》(圓覺學舍,...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4039115.html
  • 六祖坛经的思想

    忏悔”(注57)、“无相三归依戒”(注58)。“无念”一词最早见于《大乘起信论》(注59),但《坛经》是不是受了起信论的影响,不得而知;在《金刚经》有这种暗示,那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  (注57)大正四八,三五三页下。  (注58)大正四八,三五四页上。  (注59)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中有云:“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注60)大正八,七五一页中。  ...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1540038.html
  •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上)

    经部为唯名论者,在西方两者是尖锐对立的。那么世亲是否有“理”   58页   加以调和?其“理”又何在?这就是下例所需探讨的;并比较世亲转入大乘以后之...圆面实,亦名胜义无自性性。”(注57)3无著更将染、净、常、无常与《瑜伽师地论》五种有性、五种无性,(注58)及《解深密经》之三有相及三无自性性相渗和而形成世亲自己之﹝极成真实圆成实﹞中道...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240099.html
  • 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

    │   └─────────┴─┴──┴──┴───────┘   南传相当的《M.58 Abhaya-rajakumara-suttanta(无畏王子经)》︰   (1) " ...佛法,即于行道过程,逮得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盘者(ditthadhamma-25 〈大 2 〉 p.58c26 〈 A 〉 i.180-9f.27 参阅《杂...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940119.html
  • 南能北秀美学思想异同论

    ”(57),“佛心清净,离有离无。……心色俱离,即无一物,是大菩提树”(58),心体离念,妄想并除,即可“开慧门,闻是慧”(59), 证得法界一相之如来境界。所以,宗密在列举“禅之三宗”时将神秀一系...道人》。  (52)神秀《大乘无生方便门》。  (53)《观心论》。  (54)(55)敦煌本《坛经》三十节、三十六节。  (56)《禅源诸诠集都序》。  (57)《观心论》。  (58)(59)《...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4640695.html
  •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

    特殊礼遇,武则天时时向他问道;到中宗即位,更受礼重,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58〕。神秀于神龙二年(公元706 年)去世,有皇室后宫参与的丧事,办得极其豪华隆重,中宗亲自送葬至洛阳午桥,又赐谥号...性坛语》,见《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  〔57〕 见《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唐文拾遗》卷六七。  〔58〕 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文苑英华》卷八五六。  〔59〕 ...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224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