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揭陀国(梵名Ma=gadha)巴连弗邑(梵名Pātaliputra,亦译作波吒厘子城,即华氏城)阿育王塔天王精舍(注:《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法显法师传》作“阿育王塔南天王寺”,苏晋仁、萧鍊子点校本,第...
张风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4442304.html
-
。但复兴以后的上座部佛教并不承认这些比丘尼的身份,只承认她们是出家众,称之为持戒女(Ma- Theelas)。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正是这些持戒女,成为斯里兰卡十戒女得戒的来源。 十九世纪后半叶,...
宣 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343505.html
-
法性戒譯Hphags pa dri ma med par grags pas bstan pa (《聖無垢稱所說》),本文以《維摩經》通稱之。
[10] 以上所引見鳩摩羅什所譯《維摩經》的〈佛國品〉...
林昭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243916.html
-
無相禮」,也名為「無相法身禮」。
「文殊師利禮法身佛文」和「文殊師利無相十禮」是以文殊師利(Mañjusri)為禮懺主而立名,所禮的對象仍然是法身佛,如禮懺文中的 「清涼山中有大聖...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443920.html
-
ma)或語詞(śabda)都只是一個不函蘊客觀指涉的描述,而為「言語」所指述的對象也只是被虛構的東西,亦即只是「言語的假構」(prapañca,虛論)。基於這種觀點,...
元弼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943935.html
-
;爱欲(kāma)则指性爱;渴爱(tanhā)则指一种病态的执著之爱.其中的渴爱正是人生“爱”之本体,顺其发展则生苦恼. “爱”在佛教思想中为十二因缘之一,乃贪恋执著于某一事物,它与“憎”有著密切的...
李贤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1844437.html
-
方面显示世尊与(教)法一如的“佛陀如来”。这“佛陀如来”就是《相应部》中,世尊对跋迦梨(Vakkali)比丘说“观法者则观我,观我者则观法”[32] 的“我”(ma.m)。即,此时的“我”就是指(教)...
元弼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3144460.html
-
anattā) 一、前言 印度哲学史的发展由婆罗门思潮(Brahmanism)、沙门思潮(?rāma?ism)及世俗思潮(Secularism)三大体系所构成,以婆罗门思潮之吠陀(Veda)传统为正统,而...之自我(antarātman),布尔夏清净且恒常不朽。[110]由布尔夏生出万物,有如诸河流向海洋而失其名称及形式(nāma-rūpa,名色),万物将归之于布尔夏。布尔夏是一且恒常。凡知布尔夏之人将获...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344505.html
-
叭嘛悉地吽)
(OM AH HUM VAJRA GURU PADMA SIDDHI HUM)
(西藏文发音为 Om Ah Hung Benza Guru Péma Siddhi ...
索甲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944519.html
-
诚如我前面说过的,这是第一次没有认证出来,又称为第一阶段的无明,藏文叫Ma
Rigpa,是本觉的相反状态。轮回在死亡的瞬间稍为中断,而这个时候我们又开始了另一轮回。法性中阴随即生起,一闪即逝,没有...我极力推荐这个咒,用来治疗和净化。
另一个出现于大圆满法和《中阴闻教得度》修法的咒是「阿阿哈萨莎玛」( A A HA SHA SA MA)。这个六字大明咒具有关闭六道轮回之门的力量。
5....
索甲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014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