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派各教都是入道的方便法,重点在求道,对于后世的各派各教不满,则是不满在于各教不能彰显“道”。法师说:“生平尝有言曰:“汉宋注疏盛而圣贤心法晦,如方木入圆窍也。”[11]又说:“至于内丹、外丹,本非老...法师以“法华开显之旨”来会儒学时自述:“然此是智旭之中庸,非子思之中庸也。”[15]这句话很明白显示出澫益法师的态度。再从澫益法师站在圆教“随拈一法,无非中道”的立场来说儒佛两家和会来看,儒佛两家会通...
周玟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751885.html
-
重大问题。基督宗教有“原 -------------------------------------------------------------------------------- p11 ...----------------------------------------------------------- p15 基督宗教(包括了天主教与新教各教派)伦理学中, 最高、最基本的原理...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1151889.html
-
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T14.538a)之相。亦即,秘密所教,“若时众皆不得闻见,即是‘秘密教’也”。[11] 又,如前引《大智度论》所言“从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说般若”者,《维摩经玄疏》(T...15] 之喻;《净名经》(方等经)有“唯嗅瞻卜”(T14.548a)之言;《大品般若》说“不共般若”;[16] 《法华经》之“但说无上道”(T9.10a),“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T9.40...
林志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1551890.html
-
太极又建塔立碑供奉,题为“大金喇嘛法师宝塔记”,碑文中也简单地记录了囊素喇嘛到蒙古传教,以及到后金受到努尔哈赤“敬谨尊师,倍加供给”的过程,还说明了皇太极尊父遗命修建宝塔的情况。[11] 从努尔哈赤与...15] 此外,为了表示对蒙古族宗教信仰的一种尊重,除了优礼从蒙古来的喇嘛以外,努尔哈赤还藉著修建佛寺[16] 以及下令“不得拆毁庙宇,不得于庙院内栓系马牛……”[17] 等亵渎神明的事,来保护寺庙,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2551903.html
-
系统,一是云栖袾宏,二是古心如馨(1541~1615),他们二人都有很多弟子,而且影响深远。[11] 然在明末戒律中兴的机运中,尤其以如馨门下的三昧(1580~1645)、见月(1602~1679)、...生性好奇又酷爱游览山水,幼时就颖慧过人,且擅于绘画,[14] 由于母亲吴氏潜心学佛,在家教薰陶下,见月尤精于描绘观音大士像,[15] 一般人无不争相收藏。[16] 可想而知,早在童稚之年,佛法即于见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4851947.html
-
发心将该书译成白话。刘白泉将这些译文陆续刊登于圣印法师所主持的《慈明杂志》上,以期达到妇孺皆可读的功效。这些译文后来于民国五十九年,由成一法师、徐槐生居士所主持的每月印经会刊行流通[11]。 此外,...,她在闭目静待时,忽见对面床上有一人趺坐,身穿黄色披风,状似观世音,等到儿子作好食物回来,其人渐隐没,她相信是观世音菩萨闻声显应,前来安慰其病苦,接骨手术也因而顺利进行,遂发心翻印该书[15]。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051982.html
-
弟子奉为“七佛通戒偈”[11] ,而实为一切伦理之基础。真正体现佛教伦理基石和特色的,则是后半段话,即“自净其意,是诸佛说”。因为,在佛陀看来,众生的一切活动,可以归纳为身、口、意三业的造作,而身、口则...梵云塞建陀,有甚多义。或是聚义,或是肩义,或是分段义。若依此方译之为聚,但得积聚义,遂无余义。此中,且据二种。此为昔人不解梵音。又译之为趣,深成辽落。又复须知,此聚义、肩义,解时极难。”[15]《四分律》的...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3052177.html
-
“保唐李了法”,[11]凤翔郿县(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人。[12]据《历代法宝记》记载,无住禅师在开元年间二十岁时(应为开元二十一年),代父从军,驻于朔方(治所在灵州,即今宁夏...)寺”[15]。当夜随众受缘(受缘是无相禅师教授弟子的法门,与慧能大师授无相戒类似),经日三夜。闻金和尚“缘何不入山去,久住何益”之句,默然往四川西北茂州(治所在今...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252224.html
-
是引文所谓“俗不异前”一句的意思。 注11但是由于这三种人,对真谛-“幻有空、不空”的了解不同,因而真谛开展成为三种;这样,“一俗随三真&...,则有大同小异的说法:‘诸法实相,三人共得…同见但空…。’ 注15
其次,《法华玄义》卷2-下,对于别接通二谛的说明,是这样的:
次人闻...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2.html
-
此二种回向名为无上菩提。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之说有著深刻的佛教诠释学意涵, 它的影响力及于从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一直到京都学派田边元的“作为忏悔道的哲学”的信仰论的哲学。 注11 根据梵典的研究,回...波罗密的空性智慧的真正回向才是真正佛教所希企的回向,净土回向说则强调净土之佛陀 (阿弥陀佛) 才是回向发出的真正主体, 注15净信者的念持名号是发自净土之佛陀的敕命的召呼。 页76 第三点,净土...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