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31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1)

    ]唐以后的净土信仰已融合入各宗派的修行实践中,其教派性十分淡化。[11]著名的佛教学者汤用彤也早就怀疑,“净土宗”从严格意义上讲,若作为一个佛教宗派是有问题的。[12]所以,本文在行文之中,姑且用“...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  剧,不可悉说。[15]  的真实写照。时值末法,去圣日遥,五浊之情愈演愈烈,诸多邪师外道利用人性弱点,蛊惑人心,时道已是十分险恶!...

    正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355066.html
  • 憨山老学之思考方式与世间特质

    此心随熏现似曰虚,隐其虚体、诈现实状曰伪;虚伪之状,虽有种种,然穷其因缘,唯心所作。....一切法皆是此心随熏而起,更无异体,故说唯心(注11)。   又于〈示福厚禅人〉文中,憨山亦说:   盖出世人...,而增益其戏论耳。盖古之圣人无他,特悟心之妙者,一切言教,皆从妙悟心中流出,应机而示浅深者也;故曰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注15)。   一般若以佛教知了生脱死为本位立场,用分别见的立场,看待...

    陈松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755071.html
  • 唐代房山石经刻造概况

    涿城府左果毅都尉杨社生及其一家施刻的“心经”[附注11]麟德二年(665)石山贵施刻的“四分戒本”和幽州长史裴公等施刻的“佛说高王观世音经”[附注12]、总章二年(669)幽州录事参军郎余令施造的心经...684-705),房山石经虽继续镌造,但未见刊造大部头的佛经。现存的有垂拱元年(685)庞德相造的罗什译“金刚经”[附注15],天授三年(692)刘行举造的“佛说当来变经”、“施食获五福报经”[附注16]...

    林元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5055108.html
  • 佛教入华初期传布地理考

    先是沙门昙果,于迦维罗卫国得梵本,孟详共竺大力译为汉文。   今之所举,皆汉时来自异域,传法中国,而事迹确然可信者,此所以迦叶摩腾、竺法兰不预其列(注10 ),支亮亦所不预(注11),以前者颇难证其为真...最早者(注15)。十慧章句序曰:   有菩萨者,出自安息,字世高。韬弘稽古,靡经不综,愍俗童朦,示以桥梁。于是汉邦,敷宣佛法,凡厥所出,数百万言,或以口解,或以文传。唯沙弥十慧,未闻深说。调以不敏,得...

    何启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0155251.html
  • 增一阿含经解说

    經,但今從舊說,仍作一經。  上列十八經中,4、6、7、8、11、13、14、15、16等九經,在今日藏經中,作為增一阿含經之異譯單經;5、9、12、17等四經,則作雜阿含經之異譯單經;1、3、10三...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5955299.html
  • 部派佛教对知识论的探讨

    ; 即使在没有客观实物作为基础,假有不实之法也可生起知觉的。《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四云:“如譬喻者,彼作是说: 若缘幻事,健达缚城及旋火轮,鹿爱等智,皆缘无境。”11 这是说人...标准,便犯了“不定过”的谬误。15   二、要有不同的境象的存在,才可以认识到各种分别和差异,“要由有境,为别所缘,觉方有殊,如眼等觉。” 由于&...

    陈雁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222755335.html
  • 唐代的赐额、度僧制度考论

    八十五枚。[11]从这一序列看,佛教意蕴很深。这种表述显示,奏报寺额不仅仅是寺名的问题,其实也是批准建造的敕书。隋文帝曾经自拟寺额,颁于朝堂,任人选取造寺。据学者考证,“请得寺额者,上自后妃、王公、大臣,...书以大篆,遣兼内史通事舍人卢政力送安寺门。国清之称,从而为始。”[15]而所谓瑞应则是:“昔陈世有定光禅师,德行难测,迁神已后,智者梦见其灵云:‘今欲造寺,未是其时。若三国为一家,有大力势人当为禅师起...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1655454.html
  • 中国人的信仰与反信仰

    [11] 界定了中国宗教的分散性特征。  杨氏认为,中国宗教的基本特征,制度上难以独立自在,其教理、科仪、组织、神职人员,均与其它的现实制度如宗法、族群、家庭、权力、国家等混杂为一体,并主要依附于现世...关系,作为神人关系及其在现实间的交往中介,使任何与超越世界的交往都无法自由出离。倘若发生了偶尔的出离,那么,正与邪、正统与异端的宗教-信仰冲突就会油然而生。[15]  应当指出,制度宗教与扩散宗教的行动...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4255470.html
  • 传统中国佛教的制度分析

    佛教得以扎根于中国社会,同时还有民间社会对佛教信仰的理解,导致了民众佛教的兴起与发展。[11]   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佛教就构成了以官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并且在其制度依赖的基础上,因为僧官制度的建立而...难以枚举。不仅如此,政府还直接处理佛教内部僧侣与僧侣,寺庙与寺庙之间的纠纷与问题,早在《唐律》中就有不少关于僧尼在寺内犯奸盗、不敬师长等条款。[15] 甚至是寺庙主持人的产生,也或多或少地要受到从皇帝...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5255474.html
  • 佛教的消长变化和多元化发展

    废译经院。截止到政和初(1111),前后共有译家15人,所译佛籍284部,758卷,密教占绝大部分,只有少数属龙树、陈那、安慧、寂天等人的论著。在译经院开译的时候,曾举行过隆重的密教仪式,建坛诵咒,...复性书》的翻版,不过他是用儒家的人性论改造佛教的心性论。  5.宋代的净土信仰  宋以前的净土信仰  ②《佛祖统纪》卷22.①《闲居编》卷11《病课集。序》。  ②《闲居编》卷19《中庸子传上》。  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5165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