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31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2)

    禅学的意旨多有发明,士大夫为佛经作注疏以及为禅师语录作序成为一时风尚。著名的如王安石著《维摩诘经注》三卷[10],《楞严经解》十卷[11],又著《华严经解》[12];黄庭坚为翠岩可真、云居元祐、大...受到禅师们的高度评价,如惠洪称赞王安石的《楞严经解》“其文简而肆,略诸师之详,而详诸师之略,非识妙者莫能窥也”[15];惠洪作《智证传》,屡引苏轼之说与佛经禅籍相印证,如引苏轼《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3)

    不见摩诘前身应画师。”[11]范温云:“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非唯文章,书亦如是。……故唐文皇称右军书云:‘烟霏云敛,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盘,势如斜而反直。’与文章真一理...”[15]这里强调的是诗画互补,两者都要求超越媒体的界限而指向美感状态(神理、韵、兴趣)的共同领域。宋人又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推导出“诗中有文,文中有诗”的说法。谢谔云:“李杜诗多于文,韩柳文多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456020.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5)

    曰:‘庭前柏树子。’”[11]“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填沟塞壑。’”[12]让人明白语言概念是无意义的,从而破除迷执。初学者的提问是严肃的,而禅师的回答是戏谑的,这种戏谑正是为了突出语言的...据不完全统计,苏轼诗集中仅诗题有“戏”字者就有93首[13],而黄庭坚诗集中诗题有“戏”字者更高达114首[14]。各种俳谐诗也大量涌现,苏轼有回文诗、集字诗、禽言诗、一字诗等等[15],黄庭坚更有集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756022.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6)

    、云门宗的“三句”联系起来[11],从“遮诠”联想到“意正语偏”,由此关涉到曹洞的“隐显相参”、“不犯正位”、巴陵的“死句活句”等等绕路说禅的方法,而且把这些方法引入到诗歌创作和评论中,由此总结出一些...黄庭坚以“管城子”代笔,“孔方兄”代钱,坐实“子”和“兄”,又牵扯出“食肉相”和“绝交书”来,迂曲地传达出读书人不善经营生计的意思[14]。至于苏轼的“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两句[15],则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956023.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7)

    震泽帆初饱,雨入松江水渐肥。”寻医、入务、风饱、水肥,皆俗语也。又南人以饮酒为“软饱”,北人以昼寝为“黑甜”,故东坡云:“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此皆用俗语也。[11]  世间故实小说,有可以入诗者,有不...夫既辟之,而又效之,何也?盖宋儒言心性,禅门亦言心性。其言相似,易于混同,儒者亦不自知而流入彼法矣。”[15]的确,宋代士大夫在汲取禅宗精神内核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禅宗语录的语言外壳。其实,精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0156024.html
  • 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离是无别中道”;“即是而真,无有一事而非真者”。(《法华玄义》卷一下、卷二上)[11]如果运用这个道理来看社会,那么人们的任何生产活动、日常生活皆与...真实,系缘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摩诃止观》卷一上)[15],无前后浅深层次可言;不定止观是指禅观或渐或顿,程序方法并不固定。   三种止观主要是就修悟的内容和程序讲的,而四种三昧则...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65256136.html
  • 汉传佛教的建寺文化(1)

    重要场所。可惜,辉煌的佛殿逐渐出现,禅道生命则逐渐凋零枯竭。而佛殿职能的活动,更因法堂职能的减弱而增强,禅宗也不得不示弱了。11早期“禅堂”是禅僧坐禅、休息用的场所,禅堂还兼作“斋堂”,却容易混淆,...最高大的木结构式建筑。现知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五台山﹙Mt. Wutai﹚的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西元782 年),因系为禅寺,朴素无华,没有天花板的藻饰,15也没有壁画,直接出现眼前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82556170.html
  • 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

    1991  [13] 吕澂、熊十力.《辩佛学根本问题》,《中国哲学(第1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 上田义文.《梵文唯識三十頌の解明》.东京:第三文明社,1981  [15] 霍...彼复如其所应,称理因果次第流转。” [11](P833a)由此可见,缘起着眼于在十二支流转中因果次第之关联的必然性,如缘无明必生行,而非其它,因此它指涉的是支与支之间的关系,佛典中常用“此缘性”(...

    傅新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83856178.html
  • 信仰如何构成宗教──“宗教市场论”与中国宗教的地域性经验

    ,各司其职,规则行事,责任义务十分明了;扩散型关系通常表现在亲密的朋友或小群关系之中,它是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与交往的一般模式。[11]  杨庆堃以制度概念取础鏊专一型这个概念!跤冻觥趿怂这组概念本来具有...合并成一种“公共型”、近似于卢梭那种“政府反映普遍民意”的公共民主概念,[15]甚至是“政府反映普遍信仰”的公共宗教概念。于是,中国人处理神人关系及其伦理要求的宗教、信仰,就必须镶嵌在这样一个“总体...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0056190.html
  • 从宗教与文化背景论寺院经济与僧尼私有财产在华发展的原因

    既贱视行乞,则一位信佛敬僧的施主,必然不愿意见到他自己所崇敬的一位法师像叫化子一般地每天到门前振动锡杖求赐饭菜,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接受了佛经所言布施于沙门可以屡积福田饶[11]的理论,因此他们改变...竺僧朗之外,都是四分律于公元四一二;十诵律于公元四一三译出而后的人物,很可能这此沙门由于两律在华为寺院采用作僧尼轨范之后,知道出家人是不许手捉金银与保有私人财产的[15],因此他们都不保留所得布施而转用...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335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