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96篇,用时10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1)

    ,25b15)、卷5.109经(大正2,35a2)等所见“四真谛”之语是与“四圣谛”同一意味;又如:《别译杂阿含经》卷5.92经(大正2,405b17)、卷8.144经,145经,146经等(大正2,...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8.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2)

    平成5年  (1993)7日10日,p.517~532。  27. 松本史朗:〈Jbanagarbhaの二谛说〉,《佛教学》第5号,京都,佛教学研究会,昭和53年(1978)4月25日,p.109~...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七十七智”与“度疑清净”之关系探究

    一(汉译南传(四十九),p.101/109/111/112)。  35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版) p.165。  36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p.99。  37 《清净道论》(简体版),p....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4.html
  • 论净土 念佛法门在菩萨道的定位

    思想,当时的时空背景,与所获悉的资源,乃至化导的对象、宗趣等,作全盘性的审思,再依经、律、法来抉择其确当者,109方免偏失之患。  本文未涉及或遗留下的问题,诸如:净土思想的渊源;对净土法门的质难;部...一切有部毗奈耶》卷11 (大正23,683a10~14)。  15 《大智度论》卷7 (大正25,109b14~24)举《法华经》中多宝佛因“无人请故,便入涅槃”等例证,说明劝请诸佛说法、住世之重要。 ...

    释宗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247596.html
  •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

    一切诸法自性平等,故说如是。  须菩提言:若一切法皆悉平等,当于何所建立诸法,此声闻地、  辟支佛地、菩萨、佛地耶?”(大正11,页567中)(异译:《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大正12,页109下...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347705.html
  • 禅的意境美学: 以禅艺合流与石涛的一画论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109。  [2] 关于禅艺由分流至于合流的历史,参见皮朝纲的《禅宗的美学》,台北,丽文文化公司,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  ---------------------------------------...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447708.html
  • 记国家图书馆所藏三件金藏佛经

    金藏的过程,参见下面两文:李万里,〈赵城金藏八百年沧桑记〉,《法音》,1988年12月,32-38. 李凭,〈救护赵城金藏的策划者力空法师行略〉,《文献》,n.2,1995.02,109-132。  ...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49.html
  • 略探受“迦絺那”仪式所得

    得离衣宿”而已,如前所说,尼萨耆波逸提戒第2条中就蕴含这一权利。[109]  再以《根有律》而言,第一组五种权利的第一项“无过十日犯”和第五项“得随意多畜长衣”是重复的内容,只要说其中一项,即可包含...109] 以上各权利的定义和相关的解释,参本文第一节第二项。  [110] 同上。  [111] 同在这五部律中,还有一条是关于“非时衣”的尼萨耆波逸提法第3条,如上文(本章第二节第一项理由)所论,虽从...

    释继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50.html
  • 原始佛教的證悟

    未能充分了知的一部分人,五下分結遍盡故,成為〔色界、無色界的〕化生者,不再從彼世界返還〔欲界〕,即於彼處般涅槃。[109] 三、〔斯陀含〕一切教法未能充分了知的一部分人,三結遍盡故,薄貪、瞋、癡故,...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748011.html
  • 林葬----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二)

    月藏分中》法尽灭品、佛名等,都和三阶教所宣扬的思想有密切的关连。(注109)  六世纪末,三阶教起于相州(今河南安阳市),然后西向传入长安,乃远及敦煌地区。然而三阶教由于其教义特出,先后在隋文帝开皇...注107 原勇慈,,《印度学佛教学研究》三九、二(1990)  注108 矢吹庆辉,(东京,岩波书店,1927年一刷,1973年二刷),34-40。  注109 ,38-44。  注110 《大正新修...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