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8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竺法护译《正法华经》“自然”译词析论

    bhutam dewayisyati(316:1-2)  45. 常自然获眼净、耳净、鼻净、口净、身净、意净。(123a:29-b:1)  imam caivam-rupam caksur-viwuddhim...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6.html
  • 巴利学研究纪要:1995-2001(1)

    各册份量约同第一册)。这部辞典是Margaret Cone在K.R. Norman 的指导下独力进行的,她从1984年起专职从事此一工作,至今已经超过17个年头。123 PTS最初计划只是对早年的...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747508.html
  • 巴利学研究纪要:1995-2001(2)

    DOP (见Buddhist Studies Review 18, 2 (2001), pp.252-53. K.R. Norman对此辞典的书评)。123 编纂辞典的经费由PTS全额支持(由旧版巴英辞典...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09.html
  •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2)

    圆成实,了得(所知自体)无时,彼之时,由于无轮回,了  得无时,彼认为是诸法的真性。”(注 123 )  前述是批评“无分别智”是了得无之觉;这里则是说,无分别智  只要是了得,它就是“取为物有的觉”...122 同注120,446叶 1 行。  注123 同上,446叶 1-3 行。  注124 同上,446叶 4 行。  注125 同上,446叶 4-7 行。  注126 同注121,山口益,...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547525.html
  • 以罗祖为例管窥其对晚明佛教之冲击

    罗祖创罗教成为明未新兴教派之嚆矢。或可言之,罗祖曾在佛门里摸索,而最后的结果是他从佛门出走,另创一新兴教派,下文则要进而探究罗祖为何从佛教出走?笔者认为有佛教及罗祖自身等因素。 页123 首先...),页236。注71 同(37),页509。注72 同(37),页510。注73 同(37),页237。 134 页 注74 同(37),页122。注75 同(6),陈秀芬作,页123。...

    释见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747715.html
  • 西夏文刊本《金光明最胜王经》的两幅扉画

    ------------------------------------------  p.123  物名称系年,[8] 自1227年到1260年的乙巳年只有一个,即乃马真皇后称制的第四年(1245)...

    胡进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147846.html
  • 证悟

    阿罗汉果,四向四果的修证阶段。  二、大乘佛教的证悟阶段  [123]如前所述,从原始佛教至部派佛教,佛及弟子们的修证阶段有四向四果之区别。7 到了大乘佛教,则建立十地等说,以作为菩萨修行的阶梯,这似乎...灭已被作证……道已被修习’,而生眼、智、慧、光明”,表示四谛已各自被遍知、舍断、作证、修习完毕。(参原书p. 123)  7 关于四向四果,参考第四节、第五节等。对于小乘的位阶说,请参考本节中,法相...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848013.html
  • 林葬----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二)

    由,死将为礼,遂依林葬之法,敬收舍利,起塔于尸陀林下。....(注122)  “善知识”,梵文作kalyanamitra,另译作善友,是指化导利益有德的亲友。(注123)《大般涅槃经》(大·375)...《佛教研究》第三卷第三号(1922),355。  注123 《望月佛教大辞典》,2988。  注124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卷,649上。另见,477上、491上、506下、720上、734上。...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3.html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2)

    [123]:张乃翥,〈跋龙门地区新发现的三件唐代石刻〉,二四五~二四七。并见,朱亮、赵振华,〈唐郑德曜墓志与湛然书法〉,《中原文物》四(一九九一)。  [124]:《芒洛冢墓遗文》,卷中,页二十一~...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6.html
  • 由三乘施设论菩萨正性离生——以大般若经第二会为中心

    ,带领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为方便在诸法各个切面层  P.123  层往上攀登 (cf. 大正 7, p. 327a)。只要不中道证于实际,必可超诸声闻独觉地而上之,乃至究竟成就无上正等菩提 (cf. 大...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44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