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乎荒诞的行为而感到不解,我窃认为这是梁武帝为控制思想统治权之所谓。史书中多次记载其讲授佛法,如“(中大通)三年冬十月已酉,行幸同泰寺,高祖升法座,为四部众说大般若涅盘经义。”[47]“十一月乙未,行幸... [46]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二册P324 [47]《梁书·武帝本纪下》 [48]《梁书·武帝本纪下》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350845.html
-
47人。所引资料,大都未注明出处,难以稽考;而所收的人,也失之过宽,有欠严谨。 总传《名僧传》梁宝唱撰。原30卷,序目1卷。今佚。现存有日僧宗性于1235年所录的摘抄本,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叙述历代高僧的事迹。道高自东汉至清42人(居士1人不计在内),法高自晋至清43人;品高自晋至清47人;化高自东汉至清41人。资料大多采自4部高僧传。全书以禅门宗师最多。 《三十二祖传赞》清世宗撰。1卷...
道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0752120.html
-
沦落为追求自我解脱的小乘 [47]。
在第二个问题上,印顺认为原始佛教以后的各种佛教学说中只有大乘菩萨道才是正统,‘现代禅’则主张大乘、小乘以及禅、净、密的一致。在印顺看来,大乘菩萨道同时兼备慈悲...[46] 参见杨惠南《解严后台湾佛教新兴教派之研究》,‘现代禅网站’《访谈与对话》页。
[47] 参见温金柯《敬覆印顺法师〈我有明珠一颗读后〉》所引印顺文字,‘现代禅网站’《现代禅论文》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2453222.html
-
藏】第37册。 ˙鸠摩罗什译 藕益智旭解《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大正藏》第37册。 ˙隋.智者大师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卷五,【大正藏】第46册。 ˙释道绰撰《安乐集》卷上,《大正藏》第47册。 ˙唐.西都千福寺怀感撰《释净土群疑论》卷一、卷六,【大正藏】第47册。 ˙宋.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集《宗镜录》卷十四、卷三十四,【大正藏】第48册。 ˙明.祩宏《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卍续藏经》...
林美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40253926.html
-
, 第44-54,208-220,300-304页,关于其渊源,见 47-48。关于“敌对种 (相对种) 的圆融辩证法”的诠释学历史: “智顗在文句,说是敌对种的思想。......然智顗以来,尽力关心...藤俊雄《天台性具思想论》(中译本) 第45-47页 (论天台佛性观中的敌对种的辩证法),第93-95页 (论天台性恶说在佛性论的传统中的根源),第143-148页 (论修与佛性关系),第166-169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0854477.html
-
47 5 21 13 2 25 11 91 16 24 1 1 ...三形”,知正文不合作“灾”;42行晴阴注“又作暒殅二形”,玄应“殅”讹“姓”;45行风龋注“又作 ”,玄应“ ”讹从禾;45行尔炎注“焰”,玄应讹从心;46行开 注“于彼反”,玄应讹“丁彼反”;47行...
张金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11854934.html
-
归于善焉,乃创意不循律制,别立禅居。”[47]不过,允许僧尼从事农耕作务,首先必须解决两个一直困扰佛教徒生活的基本问题:一,不杀生的问题;二,修道坐禅与农耕的关系问题。 农耕作务犯不杀生戒,对此,...445第2012页 [45] 《广弘明集》卷13(《大正藏》卷52,182b) [46] 《广弘明集》卷13(《大正藏》卷52,182b) [47] 《宋高僧传》卷10(《大正藏》卷50,770c)...
圣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5255174.html
-
划分为根据。编辑组根据洞窟形制、龟兹佛教的历史背景、壁画题材内容及艺术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排比,并参照碳14测年数据将克孜尔部分石窟划分为如下四期: 初创期(3世纪末-4世纪中):18、47...,从音箱外敷皮处穿过,通常张弦五或六根。竖箜篌为七弦,音槽为直立的椎尖棒状胴体,音槽下部有横梁一根,用于张弦。克孜尔壁画中的箜篌共18只,弓形箜篌16只,竖箜篌2只;莫高窟中的箜篌共47只,竖箜篌31...
乔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5455243.html
-
成书。收录自梁、陈、北齐、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比丘尼201人,附见47人。所引资料,大都未注明出处,难以稽考;而所收的人,也失之过宽,有欠严谨。
亡佚的类传尚有23种。
总...化高四门,摘要叙述历代高僧的事迹。道高自东汉至清 42人(居士1人不计在内);法高自晋至清43人;品高自晋至清47人;化高自东汉至清41人。资料大多采自 4部高僧传。全书以禅门宗师最多。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25256322.html
-
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47]也被称为“通戒偈”,于此唐代湛然解释道:“过现诸佛皆用此偈以为略戒,遍摄诸戒,故名为通”[48...293页。 [45] 《陈寅恪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341页。 [46] 参见拙文《佛教戒律与儒家礼制》,载《学术月刊》2002年九月号。 [47] 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375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