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31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的空与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哲学与佛教哲学之对话的一个当代反思(2)

    西谷启治著作集第七卷。  [10] 各文的概况可参见Fritz Buri,The Buddha-Christ as the Lord of the True Self, p.168-173。  [11]...-Christ as the Lord of the True Self, p.220的讨论。  [14] 花冈永子,《宗教哲学の根源的研究》,页180-181。  [15] 吴汝钧,《京都学派哲学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4662083.html
  • 劳思光先生道佛诠释的方法论探究

    成立,如得成立,即是一普遍真理,即与儒者之成德之教适成对反,劳先生自谓道家哲学重于形上学思辨[11],惜乎劳先生并未以老庄形上命题为纲要而予以发挥界说之,劳先生论于老庄是为一开创及继承之二合一型态,即...般若之学并非一本体论或形上观念[14],但书论中又说慧远之学偏在一形上学意义[15],另又说唯识学是为佛教建立现象论[16]。依作者的理解,这其实就是佛教的本体论及宇宙论的哲学观点,以下即展开作者的讨论...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2662122.html
  • 龙门石窟佛社造像初探

    2人、“维那”15人,其余皆为“邑子”姓名的记载。它同北魏太和七年(483)云冈第11窟的邑义信士女等54人造石庙形象95躯的题记为中国众多石窟中佛社造像最早的两则题记。从此以后,龙门和华北广大地区的...

    李文生 孙新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3362128.html
  • 论“和”与文化养生

    处理各种关系,实质上也十分重视人和。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11]他在这里连与人为善、和合于人的...,“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15]《了三得一经》也提到了通过养气存神至和的养生之道。认为“精神失于调摄为害身之因,精气神竭,疾病蜂起,促人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0962169.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

    10]  以及:  就此而言,尽管新典范认为原始佛教圣典代表“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但是新典范在“复归佛陀教导”的问题意识与实践课题并不明显。[11]  事实上,印顺的佛学论述,“重现佛陀教导”的...基本的教理与法义。近年来阿含学在台湾受到重视,印顺法师的影响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15]不过,尽管阿含圣典是“教法的根源”或“释尊的原始教说”,但不代表其是“释尊教法的全部”。大乘佛教之应?#092...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4962284.html
  • 大足石刻杨次公证道牧牛颂析论

    ,流传也最广,中外学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散佚于禅籍之外的牧牛诗组,目前已知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亦即:俄国所藏哈拉浩特(黑城)出土的牧牛诗残卷[11] 、〈唐湘山宗惠禅师牧牛歌十首〉[12...石刻考察团”,实地考察大足的北山、宝顶等龛窟后,学界对于大足石刻〈牧牛图〉的研究,已有多篇调查报告与研究论文,如:李巳生的〈大足石刻概述〉[15] ;大足县文物保管所的〈大足北山和宝顶山摩崖造像〉[16...

    蔡榮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5662349.html
  • 长老偈·长老尼偈故事(1)

    而出家,受具修禅。时憍赏弥城中僧众发生争论,幼犊长老心生厌恶,遂远离诤竞的双方,自修止观,成为罗汉。  偈陀11  佛陀说圣法,僧行佛所说;  寂静诸行灭,可享涅槃乐。  《长老偈》是佛陀声闻弟子诵出...佛欲带诸罗汉外出乞食,命阿难使罗汉取筹,以计其数。阿难备好筹具,军头波谟便来抽取。阿难心生疑虑,佛陀却赐他“取筹第一”称号。僧为解除众人之疑惑,进入四禅,凭神通升腾天中,大声颂出此偈。  偈陀15  ...

    释果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4562390.html
  • 战后日本的传统佛教

    (1201-1290)以西大寺为根本道场,重整伽蓝而复兴。它依据"密律不二"的根本教旨,以《金刚经》、《大日经》、《梵网经》为根本经典,在宣传戒律的同时,融会了真言密教教义。现有信徒11万,寺院和布教...座)、西山净土宗(本山光明寺,信徒15万、寺院等609座)、西山深草派(本山誓愿寺,信徒8万、寺院等279座)相冶世世派等。  净土真宗 原从净土宗分出,但它自成体系。整个真宗现有信徒1380万,1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5662450.html
  • 《中论》与《中庸》——“中”之思想的比较

    分别的无所得者为“中道”。体现在《中论》中即《观因缘品》“不生亦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的八不中道。 [11]般若思想的系统化阐述,集中体现在龙树菩萨中观学派的理论中 ,所以“中道”是中观...鹿野苑中最初为五比丘初转法轮时,就已经提示要以“中”为行道的特质。他认为佛在开宗明义的最初说法就已明显的展示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正观,就已明示佛法的修学要行“中道。[15]他的说法不无道理,“中道”思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0362458.html
  •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

    ;(11).势至观(观大势至菩萨色相);(12).普观(观自己生于极乐世界莲华中);(13).杂想观(观阿弥陀佛丈六八尺的应化身。);(14).上辈观(大乘之凡夫上辈三品往生观);(15).中辈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116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