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的学习热情,其实蕴蓄著与亦官亦儒之家世的情感纽结。慧远归心佛门後,遂勘破人生的虚荣,他说:二世之荣,剧若电光。”(11)从极为朴素的意义上说,慧远早年曾有过的对“一世之荣”的期待,原本也是他与家世...王者,正如福永光司所指出的,敬礼问题“与儒家有本质上的关系,即属於广义的礼学范畴的问题”(15)他以礼学范畴的关心是从儒家经典开始的,这方面的特殊修养也成为他检讨佛教敬礼问题的知识背景。 第三是钦佩...
曹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1962477.html
-
二年(九六九)所造的转轮藏。(11)又北宋文彦博(二零零六到一零九七)所撰《永福寺藏记》即云:庆历中(一零四一至一零四八)忝爰立口恩,得立家庙四世於西京。又高曾祖坟在汾州阿弥陀佛灵石、介休二县:父母坟...严》八十卷、《涅槃》四十卷,合八百四十卷;大藏则依据《开元录》所指四十八藏,八百函,合五千四十八卷而言。(15)所以,有些寺院会因财力的关系先造小轮藏,但是气象制度不够恢宏,以後才再募化,成就大轮藏。...
黄敏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2062478.html
-
惭愧感恩是行佛 2.救苦救难是行佛 10.吃亏委屈是行佛 3.奉献服务是行佛 11.忍耐接受是行佛 4.义行仁道是行佛 12.四不坏信是行佛 5.端正身心是行佛 13.与时俱进是行佛 6.生活密行是行佛 14.胸怀法界是行佛 7.尊重包容是行佛 15.同体共生是行佛 8.与人为善是行佛 16.佛化人间是行佛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陀是已经证悟成佛的众生,...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3862497.html
-
。有言文殊、观音、调达,或称为师,或称弟子,或者未了。若拂中间,无非是迹,则迹本可解;若执迹疑本,则二义俱失。(11)
《佛祖统纪》一书,虽详述佛陀教化之迹,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於由迹显本,志磐...言之,故多失言。(15)
在儒者之中,以排佛著名者,有唐之韩愈、宋之欧阳修,然二人终皆於佛法有所契会。志磐论之曰:
孔子、文中子,皆谓佛为圣人。韩氏则曰:佛者夷狄。欧阳作《本论》曰:佛法为...
宋道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762529.html
-
河内林虑人,或曰陈留人,本姓关氏。……年五十三终於洛阳。”⑨《高僧传》也写道:“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⑩只有《大清一统志》卷七十一中说:“支遁,字道林,天竺沙门。”(11)就...沙门傅》写支遁“尝於馀杭山沈思《道行》,泠然独畅”(15),《高僧传》也说支遁“隐居馀杭山,深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经,卓焉独拔,得自天心”(16),“晚出山阴讲《维摩经》,遁为法师,许询为都...
张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862531.html
-
助长了论师的活动空间。就论师精熟外典的情形而言,从这群论师的背景来看,可分为几种情形,如:(一)有不少是世家之后者,如释道安(三一二——三八五)“常由扶柳人也,家世英儒”(11)竺道生(三五五至四三四...徽远犹子也”(15),释亡名,“俗姓宗氏,南郡人,本名阙殆,世袭衣冠称为望族,弱龄遁世永绝妻孥,吟啸丘壑任怀游处,凡所凭准必映,美阮嗣宗之为人也,长富才华,乡人驰举”(16)。这些僧侣不是望族之后就是...
蓝日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962532.html
-
11
我与一千大众八十比丘,始从今日发菩提心,穷未来际,行菩萨行,愿尽此报身以安养国。【注三0】与此同时,天台僧法知知礼(九六0~一0二八),于四明乾符寺讲天台教法,敷扬教观,名盛一时。他曾于真宗...五0:见元照《芝园集》卷一,页二九二b~d之<秀州超果惟湛法师行业记>。注五一:同上。
页15
于是檀供旁午,规模备具。复即净室作西方弥陀之像,其高十有六尺,岿然垂臂,若将援溺,以应经量。邦人“吴...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20762597.html
-
,就得实现整兴佛教、服务人群的“今菩萨行”,而今菩萨行也就是人生佛教 。[11]
综上所述,太虚一生倡导佛教革新,最初着重于整理僧伽制度,晚年则代以菩萨学处。后者贯通于...”的选取标准,删削后“存目但评判”的做法,以及部别编排的方式,都表达了不以为然的看法。[15]如果说这些回应性的评论文章,印顺还不免笼罩在太虚思想观点的热力影响之下...
张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24562612.html
-
暨相互影响》(《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孙实明《唐宋间儒释道的地位极其相互关系》(《学术交流》1990年第4期)、魏琪《简述儒学借鉴佛道宗教文化的历史必然性》(《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南怀瑾《宋明理学与禅宗》(《孔孟学报》第23期,民国61年4月)、唐君毅《略谈宋明儒学与佛学之关系》(《哲学与文化》第3期,1976年1月)、姚思周《从宋明儒之儒佛之辨说起》(《铎声》第15卷第4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5562652.html
-
rdquo;非实有。这是从形而上学的高度肯定法有实体,我无实体。《异部宗轮论》云:“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过去未来,体亦实有。”[11]说一切有部否定...?以阴入界和合假为众生,无有别实。”[15]这是说,小乘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是空,是由于众生是由阴(蕴)入(处)界和合而成,因此是假而非实,是空。而作为构成众生的要素阴入界则是实而非空。这...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576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