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Transformations in Buddhism in Tibet

    wedded to upaaya or karunaa, and the nirvaanic state, that of perfect     p.124 bliss, called ...

    Kenneth Chen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0572896.html
  • Translating Nishida

    conscious self, and [like truth] has transcendent reality (N5, p.124).[6]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

    Maraldo , John C.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1172899.html
  • Zen and Western Psychotherapy

    Britannica, Inc., 1952), 246-47, 253; pp. 124-25, 128. The means by which the "evil" steed is...

    Sandra A. Wawrytko

    |english|buddha|buddhism|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1372982.html
  • 明代女性之观音画研究

    许丽蓉,《晚明变形画风的研究-以丁云鹏、李士达、吴彬、崔子忠、陈洪绶为主》,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  124郭因着,《元明绘画美学》,台北,金枫出版,1987年初版。  125郭秀蓉,《晚明女性绘画研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2673387.html
  • 于君方:《伪经》与观音信仰(2)

    因为既然这些经希望以「真经」的身份被世人接受,  它们的撰造人自然会想尽方法将它们的来源弄得神秘莫测。  幸好明朝有两位  124 页  皇后都曾在「梦」中被观音亲授一经,而她们又都留下了记  录。我们...

    于君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273944.html
  • 范丽珠: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

    , 1993: 111-124; stark & Iannaccone, 1992: 230-252)认为,现在必须对人的宗教行为采取经济理性方式加以研究,超越社会学对宗教的传统预设,并且以...

    范丽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873950.html
  • 何蓉:国家规制与宗教组织的发展:中国佛教的政教关系史的制度分析

    1993: 19-35; 1989: 115-124) 。  对于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张力,M. 韦伯认为,一种解决之道产生于清教。清教的特殊恩宠论及现世禁欲主义,相信上帝既是绝对不可理解的,其意志更是坚不可摧...

    何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4973959.html
  • 西藏唐卡的宗教本怀

    Newark Museum:  Tibetan Collection)  页124  体的一部份,具有与画面相关的图像学及曼陀罗意义,没有装衬的唐  卡是不完整的。每一幅唐卡的笔绘与装衬两部份,象征一个宇宙...

    葛婉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1373985.html
  • 姚兴与佛教天王

    116~124。  [8] 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211。  [9] 《后汉书.贾逵传》(台北:鼎文书局新校点本,下引正史未注明者版本皆同),1236。  [10] 蔡邕...神宫,尚未足以喻其丽。」[124]在当时佛教君主大概要在首都建个与须弥山有关的建筑物,以显示他是世界的统治者。[125]  五、结论  贞观十八年(644)当房玄龄采用阮孝绪正统的观念撰写《晋书》时,...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1673989.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2)

    上文对法宝所出十三点所作归纳,也归纳慧沼的论证为七点:[124]  (1)变易生死并非所有二乘圣者通有:经论并无明文确定表示定性二乘人寂灭后必然受变易生死,反而《楞伽经》清楚提到 「声闻、辟支佛未证法...疑难的响应,详见《慧日论》卷3〈引鉴除谬章〉第2,《大正藏》册45,页434下。   [124] 慧沼对法宝所出增寿和变易生死十三点不同的反驳,详见《慧日论》卷3〈引鉴除谬章〉第2,《大正藏》册45,页...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