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5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刘逢军养生感悟100条

    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50...

    刘逢军

    |养生|防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20235073469.html
  • 简论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和改造

    佛所不拒。”[50]“后得智”从真如回到世间,它运用世间的话方便说法,来证明认识的荒谬,以把众生引出世间。虽然“后得智”方便地假定一种认识的主体(见分)与一种认识的对象(相分),可是这个区分只是暂时地...goal that transcends it and confers on it its meaning.”  [49]《唯识述义》,一,281页。  [50]《印度哲学概论》,一,167页。  [51...

    梅谦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1973473.html
  •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

    一心念佛。……自今以后,若非精进修持,不惟上负佛恩,亦负君等之厚德。故擬谢绝人事,一意求生西方,当来回入娑婆,示现尘劳,方便利生,不废俗事。[50]   当时杭州的一些善友,还特地在银洞桥虎跑下院的...复弘一师书(一)》,苏州灵岩山寺版。   [49]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72~73页《复弘一师书(二)》,苏州灵岩山寺版。   [50] 见《弘一法师之第一次掩关》,《电子报》,中华民国95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2373475.html
  • 大陆近二十年关于“人间佛教”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某种辩护。不过他同时亦坚持认为,“太虚的博大与印顺的精深,同为人间佛教理论建构的柱石。”[50] 邓子美教授关于太虚与印顺之间异同的分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代表性,并且亦有广泛的学术影响。蒋九愚在关于...出版社,1999年4月,第263-264页。  [50] 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上,《法音》1998年第6期。  [51] 蒋九愚:《赵朴初人间佛教的理论...

    董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173504.html
  • 法相唯识学的三性说及其中道思想研究

    上,并没给依他起自性以独立地位,依他与遍计都属虚妄显现,处于与圆成实对立的一边,《庄严经论》说:“如彼谓幻者、幻事无有实体,此譬依他分别二相亦无实体,由此道理,即得通达第一义谛。”[50]在唯识古学...之问难。(参见《成唯识论》卷九)  [47]《玄奘哲学研究》,田光烈著,学林出版社,1986年,100页。  [48]《摄大乘论本》,大正藏31/140。  [49] 大正藏31/140。  [50]...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273506.html
  • 佛门中的“安居”犍度

     [18] 梁﹒慧皎著《高僧传·经师论》卷13,483~484页。中华书局出版,1992年。   [19] 赞宁:《宋高僧传﹒杂科声德论》大正藏,卷50,页899。   [20] 藕益大师:《寒笳集》...

    照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373508.html
  •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

    外意根空间上但无真实对应物的相。比如,把两个形状、颜色相同的物体,比如两支铅笔,间隔适当距离平行竖立于眼前50厘米左右。然后交叉视线,即看很近的地方,如鼻尖或把手指移到眼前看一下,这样,远处的两支铅笔就...

    杨新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473525.html
  • 略论太武帝灭佛

    、长寿的梦想。在这种意识形态下产生了神仙方术等信仰。自秦汉以来,中国社会已形成普遍性的神仙方术信仰。例如,秦始皇为求长生不死药,花费巨金,派方士徐福征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神药;汉武帝一生求仙50多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773530.html
  • 论初期佛教“识”之概念及其特点

    不即不离的论点。[50]  2. “识”是意识到某事(vi??ā?a as “conscious of”)  “识”在英文中往往被译为consciousness,但Hamilton指出vi??ā?a最好译为...Experience, P.88。  [48] 同上书,p. 85。  [49] 见T02, no. 99, p. 42, a2-3。  [50] 另《杂阿含经》卷2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873532.html
  • 宋朝的佛经翻译

    梁周翰润文,殿头高品郑守钧监译。  49、《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大秘密大教王经》七卷;  50、《诸教决定名义论》一卷;  以上二经梵本出自中印度,译于咸丰五年(一00二年)十一月,十一月二十三日表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47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