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常无常?身与命是一是异等等……所以根本分歧表面看来,是与戒律的宽严有关,实质还是对佛说发生的异解……”(注21)其实,以我而言,与其说佛陀是规避十四无记,而留下未解决的问题,倒不如说,佛陀深刻地...
李昌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747548.html
-
学者藤田正浩对“慧解脱”持相同的二类看法,如其著作〈心解脱と慧解脱〉21一文中,引用了《毗奈耶》(Vinaya)的记述,将道次第整理如下: 律→律仪→无悔恨→喜悦→喜→轻安→乐→三昧→如实知见→厌离...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n.) Vol:1, p.613。 21 《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2期第2号,p.576。 22 《杂阿含经》“351经”(大...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0.html
-
毗婆沙论》乃是有部汇集部派佛教兴盛时期,各宗各派对佛教义理的解说,同时更给予评论。传说是由五百大阿罗汉于西元一五○年顷所结集而成,是有部的主要论书之一,21更是目前北传佛教所重视的部派论著之一。此...现观边世俗智。”;《大毗婆沙论》卷162 (大正27,819a22-23):“如说入正性离生得现观边世俗智。” 20 《大毗婆沙论》卷95 (大正27,490b1-3)。 21 印顺法师著《说一切有...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的三十二行相业处,便是这“身至念”的意义。21 可见,其关键在于对每一分身生起“厌恶(paTikUla)”作意,如此才能达成对治“贪行”的功用。所以,论中在〈随念业处品〉特别强调,对于修定者应著力...属,久存于世乎?从头至足,观三十六物污露不净。”《增壹阿含经》卷49(大正2,815c4~6)。 20 Majjhima-nikAya I(《中部》I),底本p.57。 21 底本p.240,《...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3.html
-
︰ 彼云何名为苦尽谛?所谓尽谛者,欲爱永尽无余,不复更造,是谓名为苦尽谛。20 可见这是指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永断,一切苦皆消灭,灭尽、息灭之审实不谬的状态;换言之,这即是涅槃境地。21人类若能...644。 10 《大毗婆沙论》卷34 (大正27,175a21~23)。 11 有关“证净”的定义,请参考本文第四节。 12 《大毗婆沙论》卷103 (大正27,533b27~29)。 13 《...
释有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947575.html
-
vibhajana)是符合论的内容而建立的,但并非是语源学上的正说,而第三说(paTThita)可视为是从梵文(Sk.)pra-√sthA转变来的,很有可能是依据语源学而来的。21 那么,觉音在...
释如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447578.html
-
的二乘人亦是欢喜赞叹,这一方面有诱导修学声闻法的行者修学大乘的用意20,另一方面却也令人存有许多的想像空间。 (二) 可以回小向大的教说 成立于“般若法门”与“文殊法门”之基础上的《法华经》21,...诸声闻于其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大正30,518 a21 ~b1) 对于涅槃的欣求态度已变得更积极,若不...
释长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2347580.html
-
求佛道要行二忍,即众生忍、法忍,他说: 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罪,得无量福德。 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21 也就是以此众生忍于一切众生中发起慈悲心,灭无量罪,得无量福德...21 《大智度论》卷30,(大正25,276a~277c)。 22 《大智度论》卷15,(大正25,168b~172a)。 23 《大智度论》卷14,(大正25,167c~169a)。 24 ...
释本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2547581.html
-
谁相印?答:如为不识冰人,指水是冰,指冰是水。但有名字,宁复有二物相即耶?如一珠,向月生水,向日生火;不向则无水火。一物未曾二,而有水火之珠耳。(21) 又说: 凡心一念,即皆具十法界。一一界悉有烦恼...《大正藏》四六·九c。 (19)《法华玄义》四上,《大正藏》三三·七二0b。 (20)《法华玄义》五上,《大正藏》三三·七三三a。 (21)《摩诃止观》五下,《大正藏》三三·七四三c。 (22...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20.html
-
是智德,缘因佛性是断德。正因佛性满显为法身,了因佛性满显为般若,缘因佛性满显为解脱。故三因佛性是相应于法身、般若与解脱而立。(21)智顗以为,八种现前的染污的心识,正是三因佛性这些清净法的种子,世间...《维摩经略疏》四,《大正藏》三八·六一0a。 (19)《维摩经略疏》一,《大正藏》三八·五八0b。 (20)《维摩经略疏》九,《大正藏》三八·六八六a。 (21)有关三因佛性,参看拙著《佛教思想...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