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86篇,用时35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熊十力、牟宗三的科学观

    第162页。   ⑧《现象与物自身》,第173页。   ⑨《现象与物自身》,第169页。   ⑩(11)《现象与物自身》,第123、170页。   本文未被复印资料收入...

    贡华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852051.html
  • 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

    准备,他的英伦之行本来可以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可惜由于翟林奈的拒绝,他只写了《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和《记伦敦所藏的敦煌俗文学》。(注:后者发表于《新中华杂志》第5卷第13号,1937年,第123—...

    荣新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4452063.html
  • 净土决疑论─宋代弥陀净土的信仰与辩议

    信仰,岂不是“信仰至上论”的最具体表现?   五、   弥陀净土信仰虽有王古、杨杰一类士大夫为它作决疑辩难之工作,并无法排除后世之疑。上述小乘、权教的问题,到南宋还是有信士不断提出。  123页  譬如...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352274.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1)

    阶层受到欢迎的老庄  的学问--所谓道家思想,于武帝时遭遇到挫折。在此以前  ,汉初时有许多失意的文人政客,潜心于老庄之学,投靠刘  安(?--B.C.123)门下。刘安收纳这些人士,基于老庄思  想...可以认定,则慧远创设白莲社的时间,后罗什入长安  仅半年多(注123)。与入长安后的罗什,常用书信讨论佛  法大义,追求真理不遗余力的慧远,为什么不待罗什译出净  土系经典,就匆匆创立白莲社念佛道场呢...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
  • 吉藏与大乘《涅槃经》

    第7,《大正藏》卷9,页25下。  34. 参见《法华玄论》卷1,《大正藏》卷34,页367上─中。  页123  化,成就觉悟。[35]由于吉藏以为《涅槃经》是为那些听闻《法华经》后时之教仍然未能...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452374.html
  • 民初上海居士佛教的发展(1912─1937)[一]

    ----------------------------------------------------------------------  32. 圆瑛,〈告诸山长老〉,《佛学半月刊》,第123期...占佛寺,没收寺产等谣言,一时蜂起[123],再加上江浙两省本为全国佛教之中心[124],为避免重蹈广东覆辙,遂有〈劝佛化团体加入联合会白话〉出现:  佛化的诸同志们听著,现在我们佛化徒的厄运来了。我们...

    钟琼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252996.html
  • 台湾佛教历史评述

    这一时期也是台湾佛教得以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康熙之后,清代各个时期的台湾佛教依然持续发展,根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台湾府志》记载,总共有寺庙123所,其中佛寺有34所,占总数的15.6%...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3953068.html
  • 准提问答集(2)

    最少一遍普贤菩萨行愿品。  122长期出声念是否伤身体?  答:恐怕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出声念,只要由少到多,声音靠后不会伤身体。  123为什么我在梦中念佛感觉发不出声?   答:梦中能念佛说明你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0253149.html
  • 《华严经·入法界品》思想内涵与现代诠释

     第三节 经济关怀 121   一、 佛教的经济观 121   二、 佛教徒的经济态度 123   三、 佛教对现代经济的建言 124   结 论 125  第一节 研究心得与发现 125   ...

    戴兰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1653542.html
  • 佛教问答750题(1)

    恩德,谓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也。  122.问:修忍辱度何如?  答: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皆当忍之。谓于顺逆之境,不动于心,安然忍受也。  123.问:修精进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225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