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32篇,用时10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日本人元求法禅僧与幻住派

    日本人元求法禅僧与幻住派  纪华传  元初,世祖忽必烈曾两次出兵进攻日本,由此导致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这一时期,两国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有两个,一是民间贸易,二是僧人之间的往来。特别是后者,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成为继唐宋之后的一个新高潮。据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一书的统计,史册留名的入元僧达222人,与此相比,南宋时期有109人,明代有114人,从人数上看,人元日僧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潮,在...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0466180.html
  • 茅蓬札记第二辑 圆因法师著

    放生,并非谁倡谁效,善道自然同耳。两教放生之经典各有记载,多不胜举,查书当知。   114.依法不依人   佛开示弟子依法不依人,无论何人名气多大,学问多高,如其所说,不合佛法真理,即同魔说,不可...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1066527.html
  • 茅蓬札记第三辑 圆因法师著

    行善防恶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   113.惜福积德   吾本薄福,宜行惜福事;   吾本薄福,宜行积德事。   114.善言为...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1166528.html
  • 从庙产管理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教关系——以1927—1937年为中心的考察

    委员会编:《内政年鉴·礼俗篇》,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F) 113, 114页。 ...

    陈金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0566852.html
  • 南诏大理汉传佛教绘画艺术——张胜温绘《梵像卷》研究

    依唐贞享三年译《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可知此开确为六臂如意轮菩萨。  114开,题“诃梨帝母众”。诃梨帝母俗称“九子母”、“鬼子母”。佚名译《佛说鬼子母经》、不空译《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亦名《...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23266928.html
  • 上师达真堪布法语(365则)

    不诚,怎么求、怎么拜都没有用。  113、你的眼泪是为众生流的吗?  114、无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  115、我们都是凡夫,每天会犯很多戒。犯戒不怕,怕不忏悔,怕不会忏悔。你不忏悔,这...

    达真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2267681.html
  • 四川摩岩造像“唐瑜伽部主总持王”

    左上方,高120,戴化佛冠,著天衣,左手托锏贴肩,右手扶锏身中部。  碑刻:高81、宽114,竖刻15行115字:“第四剜眼本尊贤圣至汉州已经旬日忽忆往日圣言逢弥即止遇汉即回由此驻锡弥牟一...

    陈明光 胡良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168918.html
  • 鸠摩罗什“破戒”问题琐议

    ].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 魏收.魏书·释老传:卷114[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8.  [15] 惠详.弘赞法华经·秦姚兴文皇帝:卷7[M].大正藏第   51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94069184.html
  •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嫁给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业交给他管理。后来还让他作了财产继承人,以孝道闻名全国。(《六度集经》114-115)   这个以一只死鼠发家的“理家本生”,在故事叙述中已点明其主题:“以微致著,遂成富姓。”...

    刘守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63870028.html
  • 菩提心影:释疑篇(二)

    为二:(1)竖穷义,(2)横遍义。竖穷则通乎三世,横遍则通乎十方。十方三世一切众(P114)生,凡修一毫一末一沙一滴之善行,皆归纳于大乘之中;绝非平日误会者所谓“离开入天之善法,及声闻辟支之道果,而别...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597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