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
則是兩難推理。(註17)站在緣起的現世立場看是不能昧於因
果的﹔但是站在純理的性空立場看是不墜因果的。所以中論
對闡述大乘般若思想有著決定性... (16)「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皆共稱物,說我本願及佛
功德,眾生聞者即得授記。」
(17)「為大眾說般若波羅蜜……為大眾演說本願因
...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247445.html
-
乐乾闼婆,主音乐的天神。 116.羼提尊者:十方诸大菩萨之首,具绝大慈悲心肠。 l17.培达尊者。 l18.法灯尊者:即灯法菩萨,婆河主佛的现世化身。 119.离垢尊者。 120.境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347446.html
-
传者,盖荆山之人以玉抵鹊,而为行人(全唐文本人误作路)之所宝也。余高枕吾师户牖之间久矣,知者不言,则后代何以仰吾师之道乎?于是粗举其大节,以冠集首。裴休序。(发微录本无裴休序三字)[17] 上面引述... Pao, vol. LVIII, 1-54. (中译本见“道安法师七十岁纪念论文集”:“宗密对神学之解析”,页一○九── 一三一。)资料征引,当推镰田的“研究”,页九 ── 一一一。 [17] ...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647457.html
-
超然俱得”[17] 此已显示向、郭无心之境界,乃是经由遗身形、忘五脏、任自然、去是非而得,且须将外在之形骸与内在之意识,双双捐弃,始能超然自得。此挣脱驱体,摒除成见之境,或可称之为“坐忘”。庄生曾...心成者邪”之注。 [17] 庄子齐物论“形成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及“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之注。 [18] 大正藏卷四五,页二○九。 [19] 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
刘青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647458.html
-
皆是阿罗汉。”[16] “千二百五十罗汉,心自在者。”[17] 可知千二百五十之数,在诸经中,每每见到,尤以阿含经上记载特多,又有千罗汉之说[18],或九百九十罗汉说[19] ,这些数字均相差不算...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747459.html
-
见法华经序品。 [13] 见大方便佛报恩经序品。 [14] 见大智度论卷三。 [15] 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 [16] 见佛说阿弥陀经。 [17] 见法华经受记品 [1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747460.html
-
,五未成熟,六已成熟,七未堕决定,八已堕决定,九一生所系,十住最后有。”(注17)加以比较则可见其一贯思想。菩萨道之以布施为首,菩萨之多以在家身出现,可能暗示这一思想的来源。二、金刚经的版本‘金刚经’...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847461.html
-
故。”[16] “有、无非中,于实为边也。言有而不有,言无而不无。”[17]又曰:“ 本言空以遣有;非有去,而存空。若有去而存空,非定之谓也。”[18]可见,什公已把握了三论中空有不二之思想。 什公...耍钞序“夫般若波罗蜜者…明诸佛之始有,尽群灵之本无……”即可知。 [16] 大乘义章第七。 [17] 注维摩经卷二。 [18] 前书,卷三。 [19] 名僧传引生公语。 [20] ...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047464.html
-
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注17)。又如“颜氏家训”说:“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
杨政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047465.html
-
十七页上。
(注 16):参看大藏经第五二册,第十九页下。
(注 17):参看“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注 18):参看“颜氏家训”卷五,归心篇。
(注 19):参看“汉书艺文志”,六艺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14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