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75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释法照著:缘起法之认识论探究

    次序上显得不重要。16如同《杂阿含经》中所说: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17  识的...。印顺法师说明此十支是:“在逐物流转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说明触境系心的过程。”《唯识学探源》p.15。  16 参 水野弘元著 释惠敏译《佛教佛理研究》pp.45~46、p.391。  17《杂阿含经》...

    释法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947972.html
  • 法性与存有——弥勒法法性分别与海德格存有论区分的对比研究

    的自然性,但一般解说为法的体性、实性,法与法性对立起来,而法的本义也渐被忽略了(注17)。  以此来看弥勒法法性分别之立场,不过是“法尔如是”地以身证之、示之罢了。  说要法法性分别以显现真如和涅槃,...

    蔡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347983.html
  •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

    之人,  彼等之福,日夜常增长。  彼等住法而具足戒,是﹝来世﹞生天之人。  这些经文,后来成为无表等业力相续的经典根据。16 又于梵文《天譬喻》等中,17 亦有如下之偈:   纵令经百劫,业终不失坏...314)  16 前偈也于《成实论》卷7,大32, 290a被引用,作为此论无作(无表)潜在力主张之根据。  17 Divyāvadāna, p.54, 131 etc. 《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4,...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448004.html
  • 有关业的若干考察

    (vipāka-dharma)故”,或“何缘无   漏不招异熟?无爱润故,如贞实种无水润沃。”17 无漏出世间是否有异熟,这是由于对异熟的概念不同所致,至于四向四...  7 M. 56 Upāli-suttanta(M. i, p. 371f.).   8 此散见于原始经典,例如参照 A. V, 57(A. iii, p. 72)。   9 大正1, 17b。...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648008.html
  • 原始佛教的生命观

    的必要条件。与无诤相关的偈颂,在《经集》中亦多处可见,今省略之。   c.和平的相互依存 释尊在波罗捺斯鹿野苑中,为五比丘最初说法,[17]五比丘依其言教修行,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其后,以耶舍为首的...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648009.html
  • 证悟

    列举如此三乘阶位上下的大乘经典。17 但是,在其他的学说,三乘阶位是并列的,并没有将菩萨视为最高位。在这里也有种种说法,例如,从于后所说的,华严十地与三乘之关系来看,声闻的最高位相当于菩萨第五地的极难...南传14,107页)。  3 Vinaya, i, p. 17(南传3, 30页)。  4 Vinaya, i, p. 40(南传3, 73页)。案:另参“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848013.html
  • 中国佛教的净土观念和社会改革观念

    法众生敷演道教”。[17] 《弥勒大成佛经》(上)假弥勒说:“释迦牟尼佛出五浊世,种种呵责,为汝说法,无奈汝何。”二者的意思大同,都要求超越释迦教法,以非“小法”,改造“五浊恶世”;以非“呵责”,慈诱...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2948095.html
  •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

    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17]  这是批评说,期望念佛往生是糊涂人,明白的人不同,是求自心清净,而心净则佛土净。大珠禅师(慧海)更发挥说:  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若心清净,...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048096.html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1)

    ,劫火将灭,以开皇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终于俗宅,春秋九十有一。十五年十月二十四日窆于石室。[17]  关于修梵的“窆于石室”,《古泉山馆金石文编》的解释是:“石室者,即塔也。不言塔而言石室者,亦因其...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5.html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2)

    卷一○八之一,〈礼志〉一,二七三八。米文平,〈鲜皂石室的发现现与初步研究〉,《文物》二(一九八一)。  [16]:《魏书》,卷十三,〈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三二八。  [17]:《八琼室金石补正》,...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