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过去一切诸佛皆作如是说,诸恶莫作是戒,诸善奉行是慧,自净其意是定。[注17] 从上述文中,我们不难发现神会对三学有很「广义」的发挥,在当时传统上有所谓三学的修学过程,即是「由...去。自是数从之问道。」《大正藏》第四十九册,第六二六页下,第十-十八行。 [注17]《坛语》,第二二八-二二九页。四句之偈出於《大般涅盘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大正藏》第...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3750108.html
-
他的思想,千佛也是组成佛教重要思想“三世十方诸佛”的基本题材与内容。[17]此外,宁强与胡同庆先生也对莫高窟北朝石窟中的千佛造像进行过以单个洞窟为例的个案分析和深入研究,他们通过对莫高窟254窟千佛画...版画中属于类似于千佛画者更是不胜枚举,如P.4514-17—24即为各类千佛和千菩萨像,P.3880、P.4086禅定千佛像,P.3938、P.3961双手合十千菩萨像,P.3943、P.4024一佛...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3950113.html
-
的是五星级宾馆,吃的是丰盛的宴席,作为贵宾还有一些珍贵的礼物,但作为匆匆的客人,心里并不适然,这时才感到回家的感觉真好。也许是上了岁数,人多了一些惰性。 一天晚上看电视,17岁以下中国足球队与土耳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4550129.html
-
,心力既全,乃能转昏入明。”[注17] 就睿公而言心所以能具备如此不可思议的能力,主要是因为“心是无形的”,由于无形所以没有质碍,没有质碍不会坏损,同时也不会受制于其它事物,所以说是可以拥有大势大力... p65.a [13] 大正藏 V55 p65.a 页98 [14] 大正藏 V [15] 大正藏 V55 p65.a [16] 大正藏 V55 p65.b [17] 大正藏 V55 p...
涂艳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050144.html
-
种佛功德庄严”中“不虚作住持功德”的一项里,所谓“观佛本愿力”的本愿思想则业已萌芽(注17)。
又,“四种菩萨庄严”的段落里,佛的受用身和变化身也被表现为一种连贯的等流的状态。在唯识思想中,... (17)昌国县新兴寺尼昙颜造弥勒金像记 普泰 2年 西纪 531 根 津美术馆所藏 大魏普泰二年岁次壬子三月乙朔月一日乙未 昌国县新兴寺尼 昙颜 为亡妹昙利...
陈敏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1150174.html
-
身相语言:善男子,当念本愿,度一切众生,莫独入涅槃。汝但得一法门。我等如是无量阿僧祇法门,怜愍众生故,犹住世间,何况于汝?时菩萨信受佛语故,不取果证。”[17]
十方诸佛都不许得境界的菩萨入涅槃...众生故,虽入三解脱门,而不作证。如王子虽未有职,见小职位,观知而已,终不贪乐,当知别有大职故。菩萨亦如是。虽入小乘法,未具足六波罗蜜十地菩萨事故,而不作证。”。
[17] 页218。
[18...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1450181.html
-
(13) 第三座 自他相换(14) 第四座 大悲(15) 第五天: 第一座 取(16) 第二座 慈(17) 第三座 舍(18) 第四座 菩提心(19) 第六天: 第一至四座以菩提心或余...
格桑嘉措格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2450197.html
-
持,我们的我爱执逐渐减弱,我们实际上亦会增长承担他人痛苦的勇气。 17.慈 在本禅修中我们再次观想自己的四周为一切有情所围绕,现在的父母离我们最近。然后我们忆念上次禅修的内容“爱己般地珍爱他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2450198.html
-
一名神秀,在北扬化,其后神秀门人普寂立本师为第六祖,而自称七祖。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17。 所以镰田茂雄认为普寂并未争法统,而印顺导师则以为此事乃神会极力维护慧能六祖地位之主因,并...
释见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4650256.html
-
地域性………………………………………11 第二节 《行记》的记实性………………………………………………12 第三节 《行记》语料的可靠性…………………………………………17 第四节 《行记》词汇...
董志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465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