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8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慧宗杲看话禅的疑与信

    注50)大慧批评以悟是枝叶的禅师,一定是瞎汉兄弟,是针对“默照禅”而发,市川白弦曾说:“大慧公案禅(看话禅),是以慧为中心,而宏智的默照禅着眼于定”,(注51)这种看法,虽未必能道尽看话禅和默照禅的...知识,一切无疑惧,安心不动”。善财在胜热婆罗门处得法的关键,在于善财的悔过。(注55)大慧常引用《华严经》,而〈入法界品〉善财参访善知识,更是大慧常用的经品,以善财的深积善根,在求道的过程,亦会有疑。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0639143.html
  • 体恒法师:略论佛教“缘起”思想的生态价值

    实相;不动真际建立诸法,虽曰真际宛然诸法。以真际宛然诸法故,不滞于无;诸法宛然实相,不累于有。不累于有故不常,不滞于无故非断,即中道也”。(见《大正藏》第45册,p55b) [7] ...上书,p59。 [23] 裴广川主编《环境伦理学》p51-61,高等教育出版社02年6月版。 [24] 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p49。 ...

    体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3939179.html
  • 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

    《瑜伽经》还对三昧的种类进行了划分(论及了有想三昧、无想三昧、有种三昧、无种三昧、有寻等至、无寻等至、有伺等至、无伺等至等)【参见《瑜伽经》1,17~51。在这些种类中,有些在内容上是重合的。】,提出了瑜伽的八支行法(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参见《瑜伽经》2,29~55;3,1~8。】,描述了瑜伽神通力的主要种类,指明了通过瑜伽修行和智慧达到解脱的途径。《瑜伽经》的许多...

    姚卫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2939240.html
  • 佛教生命伦理学之研究方法论

    578页中-582页上)。此外在巴利藏的《大缘经》(Mahanidana Suttanta),《长部》(Diigha-Nikaya)2,55-57,南传七,第1-15页,以及《大本经》(...“行为效益主义”(act utilitarianism)的“规则效益主义”(rule utilitarianism),亦应足以回应此一难题。有关“规则效益主义”内容,详参黄庆明:《伦理学讲义》,第51...

    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3839327.html
  • 佛心禅话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0.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5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

    慧律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0739437.html
  • 慧思的禅观思想与首楞严三昧

        〉 (大正 9 册,页 50 中~ 51 上及 53 上~ 55 上     ) 。另如《法华经安乐行义》云:「《法华经》者,大     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   ..._______    51 大正15册,页639下。    52 如《首楞严三昧经》云:「尔时,恶魔忧愁苦恼欲还天     上,魔界行不污菩萨谓恶魔言:汝欲何去?魔言我今欲     还所住宫殿。菩萨...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1639670.html
  • 吕澂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

    257页  (注51)载《现代佛学》,1962,5期。  (注52)载《现代佛学》,1962,5期。  (注53)载《中国哲学》,第二辑,1980。  (注54)《吕澂文集》,P.261。  (注55)...吕澂後来所写的论文,如:  1.<禅学考原>(注48)2.<谈谈有关初期禅宗思想的几个问题>(注49)3.<探讨中国佛学有关心性问题的书札>(注50)4.<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注51)...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1539964.html
  •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下)

    淺田〉II,頁140,行299-304。   [50] 參見《妙法蓮華經》卷1〈方便品〉第2,《大正藏》冊9,頁7上。   [51] 參見《妙法蓮華經》卷2〈譬喻品〉第3,《大正藏》冊9,頁11中。  ...對妄通經章〉第10,〈淺田〉II,頁144,行468-483。   [55] 參見《解深密經》卷2,〈無自性相品〉第5,《大正藏》冊16,頁697上-中。法相宗非常重視《解深密經》這三時觀念,採納之作為其...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640115.html
  • 茶与禅修

    ”,“低首举足,皆成佛道”(51)。又说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色”(52),佛色,佛声者,禅也。“见本性为禅”,见本性时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乃至“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慈明骂”...(55)的“茶禅”,则不得要领地释为“佛教提倡,饮茶坐禅,过午不食,称为‘茶禅’”。这里显然将坐禅饮茶与借茶悟道,以茶传心的“茶禅一味”之茶混为一事了。前文早已达及打坐饮茶,仅是修定僧人借用了茶之有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3740143.html
  • “神授天书”与“不立文字”

    提供一些这样的知识资源,不妨看一个中唐的例子。据说韩愈“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令强吞之……觉后,亦似胸中如物噎,经数日方无恙,记其上一两字,笔势非人间书也”〔51〕,这当然是一个并不可信的传说,不过它倒...,一方面“力行险怪取贵仕”的时候,作为文官,他们一道追寻“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55〕,这种追求生僻与古奥之中难道就没有道教风气的影响?因为在道教的经典中采撷古奥和华丽的文字语词,不仅使诗歌显示...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2640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