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传灯录》,页230。
[16] 《高丽藏》册45,页257中。
[17] 《高丽藏》册45,页258中。
[18] 惠能重在“道德心”、“认识心”作用;马祖重在“实践力”...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不尽,当人那辨浊中清。”(《景》录,卷17,页138)。
[88] 公案如下:“师曰:子若哮吼,祖父母俱尽。曰:只如祖父母,还尽也无?师曰:亦尽。曰:尽后如何?师曰:全身归父。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0651412.html
-
13、修正自己的心智模式14,在团队间建立起共同的愿景15,并学习有根据的说真话,尊重并深度倾听不同意见,使大众参与团队学习16,激发群策群力的智慧总合,并掌握整个系统思考17的原理,了解深入因果互动...自己的看法,深度倾听,高度尊重不同意见。这种群策群力的坦率互动,将可胜过成员智能的总合。
17 系统思考(Sistems Thinking):系统思考是透过各种工具和技巧,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更...
释觉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2351445.html
-
促进了儒释之间的融合。
二、圆瑛大师的七塔缘
圆瑛大师与七塔寺结缘是在29岁的时候。圆瑛自幼慕道,向佛心诚,17岁出家后就一直在全国各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4051474.html
-
七岁从市学,读《论语》、《孟子》”,[17] 但他对儒家经典并不感兴趣,所以九岁丧母后,即“未终卷已辍学”。[18] 十五岁时,明本就立志出家,并且礼佛燃臂,誓持五戒。从此,他精进不懈,昼夜弥励,...法云塔铭〉(《碛砂藏》册37,页513上17-20)。 [13] 魏道儒在〈明本禅师的禅学思想〉中,原将明本的一生活动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一、出家之前的生活(1263-1285年);二、跟随高峰...
释有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0551523.html
-
17], 而此三因佛性与三谛之关系,分别是“观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缘因佛性。”[18] 因此,站在圆顿思想的角度来看,三因佛性是即空即假即中,遍摄一切万法,含容一切众生,亦即一切众生...[16] 参考《法华玄义》卷5下,《大正藏》册33,页743c-744a。
[17] “云何三佛性?佛名为觉,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无常,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坏,名正因佛性;...
释大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0651525.html
-
说明“性理”和“情用”之不二[17],实已萌芽,蕺山此论并影响到了熊十力所盛赞的王夫之的乾坤并建。以特殊的气论来解说本体功能,并以之论述体用不二,实为通贯于易经、蕺山、船山和熊十力之通说,为儒家的体用论...213-216。 [17] 刘蕺山以特殊的气论来说明心、气、性 (理) 融合为一,参见赖贤宗,<论刘蕺山“心之性情”反对朱子“心统性情”的理论根据>,鹅湖 第十九卷 第六、七期。 [18] 熊十力,《...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3951601.html
-
赞劝舍施,如歌郎者;有持半片铜铙,而鼓以竹箸,如小儿戏者......”(注16)。因此,这位德学俱佳的高僧,痛心疾首地说:“末法之弊极矣!”(注17) 到了清代,情形更加恶化;这从当时的俗谚,即可...。
(注15)同前书,页22。
(注16)同前书,页54。
(注17)明末佛教的腐败情形,还可以从一些新兴教派的作品──《宝 卷》当中看出来。先是《混元红阳显性结果经》等《宝卷》,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151618.html
-
”(注16);是以撰述佛教史必须对各王朝“各依彼志书,粗略标其年世,庶知强弱始末兴废”(注17)。总之,长房是以佛教兴衰的动力所在为著眼点,而把王朝历史也纳入中国佛教史的本质范畴内。
●意识型态与...
阮忠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251619.html
-
《同前书》,15/120B。(注15)《同前书》,1/23A。
122页
(注16)《同前书》,15/121A。(注17)《同前书》,3/...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251620.html
-
[17]阅读僧祐和慧皎为鸠摩罗什所写的传记,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其多方面的历史意义:首先,这些是最贴近这位伟大的外国僧人所处的时代的人对他进行的描绘。在这些传记形成的时期,庞大的佛教团体中的许多人对...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35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