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眼宗作的颂,便可窥见其一端。“同中有异,功亡就位;异中有同,在位借功。一步密移玄路转,全身放下劫壶空;隐隐密密,玲玲珑珑,记取深云须变豹,自然死水不藏龙。”[21]显然,这是将法眼宗“六相义”灵活地...参见《宏智禅师广录》卷5,《大正藏》卷48页71下。 [19] 参见《宏智禅师广录》卷4,《大正藏》卷48页37中~下。 [20] 参见《宏智禅师广录》卷1,《大正藏》卷48页2上~中。 [21]...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759591.html
-
一际,同无异也,此则不坏末而常本也。’”(注21)唯识学讲三性,遍计所执性与依他起性即幻有,只有圆成实性才具真实性,因此,一定要破除遍计所执性与依他起性,方可显圆成实性。但华严宗通过以六义释三性,却使...,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5月修订版,第475页。 注20:同上注,第478页。 注21:同上注,第501页。 注22:牟宗三著《圆善论》,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7月版,第272页。 注23:...
赵卫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2959611.html
-
历代帝王赐谥的佛寺道观就有21处,现在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4处。磨镜台佛教南禅文化遗址反映了佛教南禅“一花五叶”形成的历史,磨镜台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禅宗弘扬光大的关键地区。[12]南岳衡山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3459616.html
-
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据,仍然没有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孔孟之道经过洗汰和转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我们警醒的是,今天、明天、后天的建设者,也是为人父母者,离开我们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4259625.html
-
之外, 更无别我。”这即是说, 事物的主体性就在事物自身中, 离开具体事物就无所谓法性和佛性。这就是“见法者即是见佛”的“万法有性”观。21 众生有性既然万法有性, 则众生为万法之一, 自然也有法性。...
毛忠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5459637.html
-
佛殿”(ling-chu rtsir-khab kyi gtsag-lag-khang)[21]写的另一封信[22]中再度重申了“所有僧人之事俱由萨迦派掌领”,并说:“汗王并宣谕于吾:‘已派金字使者赴...119页。 [21]ling chu是凉州的一种常见的汉语音写形式,见石泰安:《吐蕃诗人与史诗的研究》(Recherches sur L'epopee et le barde au Tibet),...
王启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3159672.html
-
,故无弃人;不疾而速,故无遗物。物之不遗,人之不弃,斯禅智之由也。故经曰:道从禅智,得近泥洹,岂虚也哉?”[21]说明了若得禅智而能任运自在行方便道,则近于泥洹矣。另外在〈十二门经序〉则规定“定”有禅...梶山雄一,,中村元编(京都市:平乐寺书店,1981年2月),页483。 [21] 《祐录》,页45上 [22] 《祐录》,页45下。 [23] 有关慧远弟子修念佛三昧而见佛之事,除可参考《高僧传》...
李幸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2859789.html
-
资料所进行的分析,玄奘大师当从“应舍执著空有两边,领悟大乘不二中道”[21]的护法师观点出发,由中道理论会通瑜伽。但是,中观与瑜伽之间的分歧,以及中观、瑜伽学派内部的分歧是印度佛学历史上的史实,玄奘大师....com/lvcheng/article.php/75) [21]引之吕澂纪念馆网站(http://www.xianfengfoxue.com/lvcheng/article.php/75 ...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0259832.html
-
17 1、阿格拉城堡 2、泰姬玛哈陵 十四、印度火车之旅 P19 十五、卡鸠拉荷P19 1、西群 2、东群 十六、瓦拉那西游恒河 P21 十七、鹿野苑 P22 十八、德里P22 1、...
施铭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2859899.html
-
四种三昧方法各异,理观则同……方法局三,理观通四”[21]。四种三昧的理观的是相同的,都是由无相而趋入,但是其他三昧,都由某一种方法而入,多发助道法门,自此再转入无相,觉意三昧则是直接“得理观意事相...《曲肱斋全集》 第四册,台北,文殊印经会,1988,页2154--2213。 [21] 智顗,《摩诃止观》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页18。 [22] 智顗,《四教义》卷三,大正46册,页730b以下...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335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