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2-783)[17]之请而住持大历保唐寺,大弘“无念”禅法,接引群机,后人称其流派为保唐宗。
三、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
(一)保唐宗的禅学渊源
1、从无住...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252224.html
-
,虽有立刹那生灭的,但前灭后生之间,无有间隔,其理论多相互矛盾。后来一些大乘学者,甚而主张真常不动了。[17]唯识学者认为色相的运动,是我人内心的呈现,在心刹那间的相续变上,似有从此到彼的相状,称之为...,湿磐寂静),是判定佛法真伪的标准。 [16] 行支:十二因缘的第二支。行,造作义。指能招感现世业果的过去身,口、意三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 [17] 印顺著,《中观论颂讲记》,《妙云集》中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0452254.html
-
不空”的“中(道之)理”,并不是没有缺点。智顗批评它‘谭理不融,是故为’。 注17为什么“谭理不融”呢?因为它只是...;理之中,则是智顗对这句经文的理解。二者显然存在著相当大的差距。
这样看来,号称直承《大品般若经》之思想的智顗,实际上远超出该经的内涵。唐?道宣,《续高僧传(卷17)?释慧思传》,曾说:智顗的...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2.html
-
bsngo ba 意为“意向” 和“意欲”,其字根被解释为 yid kyis mos pa byed pa, 或是dun byed pa。注17 长[木+尾]雅人在〈转换的论理〉 (Logic of ...佛教诠释学》的相关部份。 注17请参阅G.M. Nagao (长雅人) 的论文 Usages and Meanings of Parinamana,收于Madhyamika and ...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3.html
-
安其身?舍离众生,即是 111页 无大慈悲心,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注17 这个问题的前提,基本上是反对求生净土的,因为那是“自安其身”,属小乘格局,岂是有度世之心的大乘菩萨所应求?元照有此...可能智顗,可能是唐末或宋初天台僧侣伪托之作。 注17见澄彧《净土十疑论注》(《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本)页153下~154上。 注18此段引文皆见《净土十疑论注》页154上。 注19 此段引文...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352274.html
-
为十六善神之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谓玄奘西行求法,渡越流沙,遭遇危难时,有一数丈大神相救并为守护,传其即为深沙大将。 注17《觉禅钞》
页303
谓“本像(深沙)由来,小栗栖录,...以后等八炼的时间刻为天福年号,与《柳碑》所记不同,就前文所说应为天复年较正确,见前文说明,后不再覆述。
注17《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大正藏》,册五十,页324下。
注18《...
黄锦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552275.html
-
注16可惜求那跋摩在元嘉十年(AD 433)九月便去世,无法如愿传授二众戒法。
同年,印度之僧伽跋摩(意译为“众铠”) 注17来到扬州,翌年(元嘉十一年,AD 434),师子国铁索罗等三位...b3) :“诸尼又恐年月不满,苦欲更受。跋摩称云:‘善哉! 苟欲增明,甚助随喜。’但西国尼年腊未登,又十人不满,且令学宋语,别因西域居士更请外国尼来足满十数。”
注17僧伽跋摩,梵名...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652276.html
-
阴阳家、谶纬说、神仙说等介在其间 ,相互激荡(注17)。佛教就是在这些思想信仰复杂交错的 时代传到中国来的。 三、中西交通与佛教入华 早在战国时代(B.C. 402-221 )就有关于游牧民族...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
-
一九六四)二 九页。 (注 16) 日本学界最力说这点的是幸田露伴氏。见右书序 言。 (注 17) 参看上注 (14)。 (注 18) 见‘史记’卷一一○“匈奴传”。详参照岩村忍 氏‘西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052280.html
-
对比,[17] 然后才显示不可思议境。所谓不思议境,如《摩诃止观》云: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界,百法界即具三千世界。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25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