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2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国民党政府的宗教法规、政策述略(1)

    所有为断,如年代悠远,财产来源不明时,应视为寺庙财产。[37]  划定寺产与私产界限,可以防止僧道(特别是住持)化寺产为私产,侵吞寺产。  3、界定寺庙的正当开支与非正当开支  《监督寺庙条例》第七条...12日),第58页。  [37]《广东省政府公报》第803期(1942年1月22日),第10页。  [38]《奉省令转知司法院解释监督寺庙条例各节由》,《广州市政府市政公报》第414号(1932年12月...

    郭华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3759905.html
  • 慧可的出生地与俗籍探讨

    姬”。石井光雄认为,慧可“俗姓周,武汉人”[37]的观点无法成立。  总之,“虎牢城”别名“武牢城”始于唐以前,唐代因避讳而改的是“虎牢关”。慧可可能出生于虎牢城或其附近,称慧可为“虎牢人”或“武牢人...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人”是正确的。荥阳县现改为县级市,仍属郑州市管辖。  [37]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第10册第467页。 ...

    王荣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0460113.html
  • 佛法三纲要见地、修证与行愿——南怀瑾先生论佛法的真精神

    心理,志求解脱;道家则偏重生理,从形质入门。三家形迹虽异,终皆归于道。为学为道之极致,皆以“无缘慈”、“同体悲”而兴“民胞物与”之思,此皆三家之同一出发点也。[37]  最后,近代以来,西方学术携...即可证众生本来具有之佛之法身而成佛。  [35]南怀瑾:《序集》{影印大乘要道密集跋),页280;南怀瑾:《禅海蠡测》,147页。  [36]袁焕仙:《维摩经舍丛书》{都序)。  [37]南怀瑾:《...

    宋道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0860893.html
  • 僧传研究三则

    赤城志》卷27  ⑨《新续高僧传》卷3  ⑩《台州佛教》所载:《浙中寺院历代住持塔铭引见》  〔11〕《黄岩县志》卷37  本文有关法照大师主要史料来源:  1.《续高僧传》卷3  2.清光绪《黄岩县志》卷37  3.清《黄岩集》卷33 ...

    严振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5260946.html
  • 桃园观音乡甘泉寺之研究

    风物杂志。   李亦园   1981 〈台湾传统的社会结构〉,《台湾史迹源流会》:209-226,台中:台湾省文献会。林美容   1987 〈土地公庙-聚落的指标:以草屯镇为例〉,《台湾风物》37(1...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 62:P.53-114。   1987 〈土地公庙-聚落的指标:以草屯镇为例〉,《台湾风物》,37(1):P.53-79。   1988 〈由祭祀...

    郭玉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3162192.html
  • 唐大安禅师生平的几则考证

    中和三年秋归黄檗山示寂。”B37上述诸种记载中,除《五灯会苑与《黄檗山寺志》所载大安归寂时间作“中和三年”,不涉及具体的季节、月、日不必讨论外,尚有四种不同记载。但这四种记载的共同点即归寂年代都作“...禅师》点校本,第31页。B37(清)释法纬:《西禅长庆寺志》卷之二,《禅宗志·第一代开山懒安禅师》。B38《福州延寿禅院故延圣大师塔内真身记》石碑拓本影印件。见梵辉:《西禅古寺》第15页。B39(南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02962770.html
  • 故迦叶如来寺探秘

    和立场,诏令却迟迟发布,有意让远近僧界提前知道,得以各自以计,“四方沙门多亡匿获免,金银宝像及诸经论,大得秘藏……”(37)显然,深埋迦叶如来寺地下的那批卧佛像是北魏灭佛时所藏,此时,北凉刚被北魏所灭...(37)(42)《二十五史》第三册,《魏书﹣释老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36~337页。  (7)释慧皎《高僧传》卷九,中华书局出版,1992年,第356页。  (8)《佛教文化辞典》,...

    吴正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0667168.html
  •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二)

    36之誉。他教化的中心地是长安:  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精勤行道。于是德化四布,声盖远近,僧徒千数,咸来宗奉。37  据说,他除中国语之外,还精通三十余国的国语,不只其长安的佛寺集聚超越千名的僧人,俗家...第三与〈新集安公关中异经录 〉第四。  36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三,页98上。  37*同上注。  38梁.僧祐:《高僧传》卷四〈竺法护〉,页347下。  39同上注。  40*(光熙元年,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1068467.html
  • 再谈《西藏通史》汉译本中的译校问题

      第37页第8行,“若以善诛不善,则了事”。这句话的意思不清楚。原文在第70页倒数第2行,是这句话应译为“若是好人杀了坏人,杀了就算了”!这是一句偏袒杀人者的话,意思是杀人者不必受惩罚,被杀者死了活该。所以,紧接着后文说,此话引起了被杀者的兄长庞多热耶察的不满。  第37页第11~16行:  滔滔河水对岸,  雅鲁藏布对岸,  一人者,人之子,  实乃天神之子,  唯真王能调遣,  唯真鞍鞯方能...

    何宗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01869228.html
  • 从潜意识到阿赖耶识

    无时不具。由违缘故,有时不起。第七八识,行相微细,所藉众缘,一切时有,故无缘碍,令总不行”(《成唯识论》卷?,《大藏经》卷31页37)。  这样,佛教的“阿赖耶识”与“潜意识”便有了许多相似之处:(1)...。”(荣格著:《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等37页)  “个人无意识是精神的这样一部分,这部分包含着那正好也能成为意识的所有内容。你们知道,很多东西都被称为无意识,但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在这个特殊的领域...

    梁劲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096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