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75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明代佛教孝道观──以《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为例

    兹举例说明儒家对佛教不认同之处,以明佛教孝道观积极走上“中国化”的原因:  《孝经?开宗明义章》认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注17]  《吕氏春秋?孝行览》亦云:  曾子曰:...第一一一五页上。   [注15] 《大正藏》第一册,第一七六页中。   [注16] 《大正藏》第二册,第八三○页中。   [注17] 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孝经》(台北:大化书局)第五五二三页。   [...

    王月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152924.html
  • 关于初传期佛教的几个问题

    情况。到了三国时期,佛教更是得到各国统治者的支持。据说曹操曾有《答孔文举书》表示支持佛教,陆澄称他的信“是知英人开尊道之情”(17)。《魏书·释老志》则称魏明帝大起...1965年5月,第2922页。   (15)《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320页。   (16)《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082页。   (17)《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752941.html
  • 从《肇论》看玄学向佛学的转变

    关系以一种历时性的连续性加以阐释的方式,是基于一种形而上学的目的论延伸,而往往忽视对思想史中“断裂现象”的关注。[注17]为此,龚隽先生认为:“僧肇思想与传统道玄的关系,绝不像我们所说的那样服从于一个...17] 见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一九八八年)第一、四章。  [注18] 同 [注11],第二七四页。  [注19] 同 [注15],第六九六页。  [注20] 李恩江主编,《说文解字译述》(...

    张卫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952946.html
  • 法海知津(下)──读《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从表面的意义说,如果“烦恼即菩提”,“世间即涅槃”,何劳行菩萨道?《智度论》说:【“痴实相即是智慧,取著智慧者即是痴”】[17],它还是要补上“实相”两个字才说得通。若梵文的原意是“烦恼性即菩提性...

    释显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453001.html
  • 敦煌本生故事与其石窟艺术述论

    真理的现实思考和深层揭示。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一个石窟的复窟(今编号爲第17窟)中藏有可观的珍贵文献残卷,收藏将近千年(公元四至十四世纪)的写本、...

    林玉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053042.html
  • 准提问答集(1)

    药不去吃,也是不治病的。有一部分人,以自己的师承自居,好多人以自己受过多少多少灌顶为荣,实际上应反思一下到底我们自己修没修,精进与否?   17如果众生都有福缘遇师得传承,佛何必传大轮咒这一方便法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0053148.html
  • 智俨的人天教

    有浅深,行有增微”,之后依据法之浅深“略开诸位为二十二门”(17):从六道为始,后依序有声闻、辟支、小乘佛、大乘始教、熟教、顿教、普贤位等二十二门,其中俨然包含一从位阶高低区分细密的判教层级。   ...

    李治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4053184.html
  • 回应林建德先生之考察现代禅

    有著烦恼苦难的堪忍世间?现代禅强调“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共通性”,这个论点似乎是需要更多强而有力的理论基础[17]。  事实上,从前面所引的几段,几乎都是在谈这个问题,尤其是第(三)点,是正面的说明大小乘...  [17]林建德,〈印顺人间佛教的修行观研究-从现代禅的质疑考察起〉,第五小节“印顺人间佛教的修证观”。  [18] 《杂阿含经》卷五,大正二?三O下。  [19]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3653233.html
  • 武夷山寺庙介绍

    早期四大古刹之一。民国17~27年(1928~1938)该寺全盛时期,有僧人18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经书、寺均被烧,庙宇被拆。1984年重新修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题书"大雄宝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3553363.html
  • 禅教归净与晚明佛教的普世性

    因此,智旭指出:"若更问念佛是谁,头上安头,骑驴觅驴,明眼为之喷饭。而近代无知狂悖之徒,反以话头为奇特,名号为寻常,弃如意珠王,竟取瓦砾,可哀矣?"17智旭认为若更参究"...

    陈永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075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