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75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缘起“此缘性”(2)

    三.之(二) p.17~20。(注47) 67a 相当之原文“Imasmim sati idam hoti,imass'uppadaidam upajjati; imasmim asti idam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3459353.html
  • 大乘佛教孝观的发展背景

    菩萨或如来,该经说,纯真纯罗王,即邱就却,善鼓琉璃琴;他以鼓琉璃琴之技,令众生听闻佛音、法音及僧音[17],并以琉璃琴音发众生之菩提心,使众生前去听佛说法。[18]铭文中的如   ----------...后汉安世高译,《弗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T.724,vol.17,页45a。   44. 安世高译,《佛说父母恩难报经》,T.684,vol.16,页779a。   页86   者),而且要...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3959358.html
  • 阳明后学所产生之诸问题

    禅学,演变成狂禅者。  二、阳明后学的三教同源说  阳明后学采取儒释并弘,已是不争之事实,他们除了引用释氏的言说外,还吸取道教思想,形成三教合流的倾向。柳存仁在他有关阳明与道教交涉的研究,17 举出...儒学案》,卷16,〈江右王门学案一〉,页381;卷17,〈江右王门学案二〉,页413;卷18,〈江右王门学案三〉,页427-28、页446;《明史》,卷283,页7279。  8 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

    陈剑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1559462.html
  • 念佛禅--一种思想史的读解

    》(《无量寿经》)开始出现。从各经、录的记载分析,慧远以前,《大经》的不同异译本就有七种之多。[注17]但对这些译本,现在学界还存在不少异说。[注18]《大经》从内容上说,强调西方净土与世俗性世界的...弥勒信仰,则在七、八世纪以后广泛流传。参见季羡林,〈弥勒信仰在印度的萌芽〉,《学术集林》卷四(上海远东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第一三九页。  [注17] 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以下简称《...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4359492.html
  • 二十世纪西方唯识学研究回顾

    in the Lankvatra Sūtra. Boulder: Praj Press, 1981 rpt.)。  [17] 《楞伽经》,(美)博儿德:般若出版社,1978年重印(The ...

    [美]丹·鲁索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4359569.html
  • 好借禅机悟“文诀”——佛学对刘熙载文艺美学观的影响浸润

    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五灯会元》卷17)  这个“见山三阶段”说可以说就是对“三谛圆融”观的具象化诠释:前两阶段一“执假”——“执空”,都是“迷”而未“觉”,第三阶段则臻于“即空,即假,...

    詹志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5359581.html
  •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的方法论评析

    逐渐由外向内演变,与道冥符最终为明心见性所代  表。”[17]  洪书中指出达摩“与道冥符”禅法有一个能入、所入的对待差别,故而是外在人心的,在这里我们要提出另一种思路的探索,即为达摩禅学语言的基本... 参见《中国禅学思想史》洪修平著,页146,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版,台北文津出版社。  [16] 参见《中国禅学思想史》洪修平著,页53,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版,台北文津出版社。  [17] 参见《中国禅学...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159587.html
  • 禅宗功夫哲学的方法论检讨

    大量吸收了儒家人性  、心性论的思想内容,这就导致了儒佛在修行方法上的相互靠拢,佛教的反本归极,  逐渐变成禅宗的‘明心见性’,而儒家的‘修心养性’也逐渐发展为‘复性’、‘明  诚’。[17]  我们...大全》李淼编,台湾高雄市丽文,一九九五年出版,第一辑,页4。  [16] 参见,赖永海著《佛学与儒学》.台北扬智文化出版.1995年4月初版.页三零二。  [17] 参见,赖永海著《佛学与儒学》.台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459588.html
  • 绍洞宗祖业,立默照家风——宏智正觉及其禅法

    17]面对在座下听取开示的禅和,正觉要求他们能够做到“一念相应,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俱亡”,从而使他们与所开显的禅法打成一片。只要达到了这样的境地,学人便会“说听同时,能所俱绝,曾无如外智能证于如...卷4,《大正藏》卷48页41下。  [15] 参见《宏智禅师广录》卷5,《大正藏》卷48页59下。  [16] 参见《宏智禅师广录》卷5,《大正藏》卷48页71中。  [17] 同上。  [18] ...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759591.html
  • 牟宗三的佛学判教及其内在理据

    表示由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可以开出二门,一是生灭门,指的是生死流转的现象,有生有灭,刹那变化,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另一则是真如门,即开出清净法界门。‘真如’是针对无漏清净法而讲的。”(注17)在...修订版,第430页。  注16:牟宗三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注17:同上注,第274页。  注18:同上注,第277页。  注19:牟宗三著《佛性与般若》上...

    赵卫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295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