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3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科罚制度研究

    僧惠□,寺主僧惠云。”[2][P160]这是寺院僧众及其寺户家人除草浇田劳动,规定人人都必须参加,如果违犯将要招致重科罚。S.2575《三月四日普光寺道场司差发牓》记载:“普光寺道场司差发牓。沿道场所...

    郑炳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150292.html
  • 明末清初律宗千华派之兴起——兼论当时诸师之律学思想

    《律宗第一山宝华山》,《人生》,160期,1996.12。  62. 杨白衣,《明代佛教的辩正》,《中国佛教》,27卷6期,1983。  63. 杨国桢、陈支平着,《明史新编》,台北:昭明出版社,...

    陈金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150293.html
  • 侧闻散记第四集(3)

    清净与掉散…………………………………………………………………………… 159  息灭贪嗔痴…………………………………………………………………………… 160  知法不住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550568.html
  • 人間正道是滄桑──後印順時代的台灣人間佛教

    20 台南市 31 46 39 50 台南縣 48 123 96 111 高雄市 72 缺 67 95 高雄縣 77 188 128 160 ...

    宣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850574.html
  • 观音信仰研究现状评析

    法门,同时涉及观音的智慧法门以及观音信仰的其他一些方面,具有浓厚的传法性质。   第五类是关于观音信仰之流传与影响的研究,如郭佑孟的《大悲观音信仰在中国》[159]、林明德的《观音之匾联探索》[160...[159] 郭佑孟:《大悲观音信仰在中国》,《觉风季刊》总第30期,2000年。   [160] 林明德:《观音之匾联探索》,《台湾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年12月。   [161] 曹仕邦...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3751065.html
  • 石头宗诸师之“心性”思想(2)

    巽 ;虚空破片,处处圆通,根尘寂尔   偏中正,兑 ;水月镜相,本无生灭,岂有踪迹   兼中到,重离;正不必虚,偏不必实,无背无向[160]   “万法根源”、“随物不碍”、“处处圆通”、“本无...语录》,《大正藏》册47,页531~页532。   [160]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正藏》册47,页533。   [161] 陈荣波《禅海之筏》,页108;静华〈论佛教曹洞宗与《参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0651412.html
  • 从《历代三宝记》论费长房的史学特质及意义(2)

    。从空间来说,高僧使佛法逾越国境边界传入汉地,如后汉桓帝建和二年(148A.D.) ,安世高从西域安息国“振锡来仪,至乎洛邑”,“广事宣译”(注160);符秦时有天竺法师鸠摩罗什(344-413A.D...157)《同前书》,4/52C。(注158)《同前书》,8/76A。(注159)《同前书》,4/52B。(注160)《同前书》,8/79A-B。(注161)《同前书》,5/59B-C。(注162)《同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251620.html
  • 导师法语的探索

     [8] 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160。  [9] 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p.10~p.11。  [10]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107~p.108。  [11]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

    释印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0451762.html
  • 从《杂阿含》第1013经经群看‘善终辅导’

    障碍,或是担忧尚未得解脱而起怖畏,这是由于对‘自我’有错误的见解,又因外缘的巨大改变引起内心的恐慌。[160] 因此对于面临死亡所生起的怖畏不能单从心理上的因素来解释,临终者的身与心都是辅导者在关怀时...

    释天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751828.html
  • 宗密的超验真心与朱子的超验理体思想的比较研究

    十四 同注四,页160。 -------------------------------------------------------------------------------- p259...二十四 钱穆 ,《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民国七十三年,页160--163。 注二十五 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 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七年,页415; 同上注,页37--41 ; 孔...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75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