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50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释迦牟尼佛舍利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

    塔时,打开了塔的地宫。发掘出包括佛牙、舍利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  19、江苏涟水妙通塔佛牙:江苏淮安市涟水妙通塔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1998年在妙通塔地宫内发掘出金棺、银椁、舍利、佛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2968067.html
  • 宋代的信仰性佛教及其特点——以大足宝顶山石刻的解读为中心

    大佛湾第16号(通编19号)“缚心猿锁六耗”,尽管其内容都与心有关,但并非傅大士所作《心王铭》,却明确说是“弥勒化身傅大士作”。小佛湾七佛壁《南无金幢宝胜佛教诫》铭文中,“谨按弥勒佛颂云:漏识修因果,...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168070.html
  • 《摄大乘论》探索

    后来于陈宣帝太建元年(公元 569年)正月十一日圆寂在广州,享年71岁,在华23年。一生中译经64部, 278卷,著疏19部, 134卷,《俱舍论》,《摄论》是他的代表作。《摄论》是谛师于陈文帝天嘉元年...

    智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3268107.html
  • 导师对基督教的批判(中)

    ?这是不懂缘起相对性的机械论法!”  有些佛教学派认为:以分别识为因,一定得分别识的果,以分别为因,一定得分别的果,这是不可能达到绝对,而永远落在相对境界的。如《楞严经》(大正19?131c)中就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5368123.html
  • 藏族石刻艺术概述

    正藏》卷16)、《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见《大正藏》卷19)、《佛说造像量度经》(见《大正藏》卷21)等。  藏族石刻艺术与巨石崇拜一脉相承,渊源流长,体现了藏族先民最为纯朴的宗教情绪。所以作为人类...

    李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268179.html
  • 唐宋元时代贵州佛教述论

    天井大院组成对称格局,瓦庙子规模次之,但都是建筑平常的小庙;惟长寿寺居高,占地宽,建筑雄伟壮观。”[19]长寿寺由东皇殿、三尊殿、观音殿组成,东皇殿供地藏王,三尊殿中立释迦牟尼像,殿上层有地母、王母、...提纳薄陀尊者”,自命为迦叶百八传人,古印度摩揭陀(Magadha)国王子。8岁从那烂陀寺律贤出家,19岁得到南印度楞迦国吉祥山普明衣钵。之后来华到燕京,游历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于元泰定年间(...

    王路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0368275.html
  • 武汉归元禅寺水陆法会内坛告赦仪式及仪式音乐研究

    。法师俱跪。正表宣疏文。  (18) 04:55′07″—04:55′42″  宣读疏文完毕后,正表接直白云:“然则圣凡异念。……”二表鼓钹一阵。  (19) 04:55′42″—04:56′26″ ...

    陈华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1968440.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三)

    ;或见自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二种,俱遭多时种种猛利无间大苦触对逼切。然此菩萨依自种姓、自仁贤;依四境19处,虽不串习,而能发起下、中、上悲,无有间断。  是一切菩萨,虽然有十方无量数、无边际、无...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068455.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四)

    轮回断尽。生生,是指生死、死生,也就是流转轮回之无穷无极。如:《楞严经》卷三(大正19.117b)说:“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因此,若众生界没有断尽,菩萨的诸誓愿也不可断尽。  二...

    传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168456.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七)

    ︰“云何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19又,《遗教经》喻为:“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20。这些都在警示我们不要放逸成性,...16.《大正藏》第28册,页984a。  17.印顺导师著,《成佛之道.第四章》(新竹县竹北市:正闻,民90年5月),页158~159。  18.《大正藏》第29册,页19c。  19.《大正藏》第31册...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46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