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58篇,用时5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唐代佛教义学之风尚及其地理分布

    长江上下游之澧州、荆州、台州,均依坛受戒,而国内大德心向赴者39人。并遍布北方,兼及南之荆州、衡州、润州、襄州,可见道宣之势力(33)。长安又有怀素,专攻律部,著述颇丰,尝指斥相部、南山二宗说:“相部...  河东道律学亦颇为兴盛。与智首同出相州道洪律师门下的慧进,在辽州箕山弘阐律学30余载(38)。时又有沙门道瓒,善宗《四分》,讲解相仍,“韩、潞、沁、泽四州从范”(39)。道亮弘《四分》于并州太原府,...

    李映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2440820.html
  • 智俨的「缘起」和「性起」思想

    ,页 516。(注20)有关慧远和智 之「本有」、「修生」观念,参阅木  村清孝,前引书,页 516-517;键主良敬:〈智俨に  おける性起思想の一特质〉,《大谷大学研究年报》  第 39 号 (... 〉、〈性起〉品等是也。(注39)智俨肯认无论是染法或是净法,都为同一清「净品」法所出。当「净品」法对应染缘,显现虚妄法,那便是染法缘起;当「净品」法顺其本然清净性,但显现清净法,那便是净分缘起。智俨...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1141210.html
  • 龙树中观学与比较宗教哲学----以象徵诠释学为比较模型的考察

    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大正藏》卷三○,页36上。  39页  详。」(注29)月称与龙树均认为,生死流转的世界即是「戏论」的世界,而「戏论」的构造即是以能诠所诠,能知所知构造...上帝 (存有) 的寂寞 (silence)中开显临现(注39)。  在象徵诠释学的借用策略下,本文则发现龙树的中观学所揭露的「他者」(the other) 并非神学或形上学的绝对存在(上帝,绝对精神,...

    林镇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1441215.html
  • 《宗镜录》的中观思想

    ;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39]龙树很明显地说明了第一义谛的空是依世俗谛而建立的,因世俗谛的有为法如梦如幻,无有实体,我我所性,了不可得,此理绝对真实,恒常不虚,故是第一义谛。此二谛是不即不离的,...[35]《宗镜录》卷九十四,T48·925b。   [36]《中论》卷四,T30·32c。   [37]《宗镜录》卷八十二,T48·872a。   [38]《中论》卷四,T30·32c。   [39]...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5441494.html
  • 妙音居士著:圆因老法师(二)

     吴汝钧,梁万如,〈《金刚经》研究〉,《圆光佛学学报》,1(1993),页3—48。  李钦贤,〈从太子、天皇到高僧、武将——日本肖像画大观〉,《美育》99(1998),页39—48  沈明进,《...  洪启嵩,黄启霖主编,《印光文集——净土宗的一代祖师》,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  香光庄严,〈放生与保育的省思〉,《香光庄严期刊》,39:2(1994),页2—4。  翁秀芳,〈隐元禅师研究〉...

    妙音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2141605.html
  • 阿耨楼陀造:摄阿毗达摩义论(一)

     如是详细说,三十三种摄(注39)。  既知心所法,与心不相离,  相应而相摄,如是分别说。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心所分别品第二竟。  [注 释]  1. 原文Vatthu,意译为“所依”。有些地方也译为“事”或“基”。  2. 关于心所法的说明,参考 Visuddhi-magga 《清净道论》460 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9页以下)所说的受、想、行三蕴。并可参考昙摩结:《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见本...

    阿耨楼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442085.html
  • 民国早期显密佛教冲突的探讨

    7,1920年9月。  注5:虽然这个资格的取得引起许多人的质疑,详见下文。  注6:参考黄心川〈密教的中国化〉,《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pp.39-42。其实这也符合印度密法的发展过程;若...132。  注21:朱芾煌〈与戴传贤院长论迎请班禅禳除国难书〉,《海潮音》14:3,1933年3月,p.6。  注22:见尘隐居士〈禅密或问〉,《海潮音》15:8,1934年8月,p.39。  注23:...

    梅静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3642167.html
  • 宋代五山十刹寺制考论

    灵隐等八所寺院,其“迁净慈,则京尹赵大资敷奏,……而迁灵隐,则序迁也”(注:《石田法薰禅师语录》卷四附物初大观撰《行状》,《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26套第5册第39页右左。)又,当淳祐四年(1244)因住持石田法薰的退隐,而致灵隐寺住持虚席时(注:《石田法薰禅师语录》卷四附物初大观撰《行状》,《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26套第5册第39页右左。),据物初大观《北涧禅师行状》载,居简时任净慈寺住持,“...

    刘长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3242222.html
  • 观相念佛:盛唐至北宋一度流行的净土教行仪——敦煌写本《佛说相好经》新探

    13卷,伪经8部13卷。[4][P38c-39b]隋唐时期,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加速,疑伪经日益增多。隋开皇十四年法经等人奉敕完成的《众经目录》(以下简称《法经录》)首次在经录中对经、律、论分列疑惑、...承译西宾”[4][P39a],即由中土人士假托佛之名义而伪造,或“抄造经典”,而非由印度西域传译而来;从内容来看,则“义理乖背”,“并号乖真,或首掠金言,此末申谣谶;或初论世术,而后托法词;或引阴阳吉凶,或...

    张先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5342388.html
  • 道绰《安乐集》的念佛法门[*](二)

    2, no. 125, p. 804a7-806a6。   [39] 蓝吉富,《提婆达多》(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页17第1列。   [40] “系心”、“系念”,查《汉语大词典》...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02.   [45] “adhyo?ita”是“adhyavasita”的俗语。《梵和大辞典》,页39右栏。   [46]...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24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