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归陶铸也。”[1]此源以道言之,大道之在人心,古今唯此一理,非佛圣私有,道非世间出世间,人真名出世间,人俗名世间,真俗皆迹,道无三,不可分三以求道。[2]三教是大道的表现,凡有教说都是权法。约迹而言,...三大病”,“交友三大恶”,“学问三大错”[13],这些都是当时儒林僧界共有的毛病。 最后,藕益认为那些断言儒释相斥不相容的人,除了囿于门户之见外,只是由于没有真正了解对方。“良以两家性学,世罕兼通。...
大 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960576.html
-
世间二眼故空有二宗是相辅相成的,不应有高下之分。(《宗派源流》1页)、(《知识总汇》中553页)。 关于无着的学说,在印在藏大多都说为是唯识学,觉囊派不承认只是唯识,认为无着世亲是解释佛的末次法轮,...之根是有,不可空此则为真如有。(《他空精义》241页)、(《二谛论》13页)。 为什么要用三性三无性来决择他空见?主要决择什么是可空,什么是不可空,偏计空后之根为依他,依他空后之根为园成,园成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2760604.html
-
发明甚多。又综合讨论,总结规律,提纲挈领,有从残卷断文而知李善注本全书体例及相关问题正误或原始的良效。”[1]拙作《从敦煌唐写本残卷看李善文选注的体例》[2],正是试图对李注体例作较为系统的总结。 ...任先生的观点,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周裕锴先生在《敦煌赋与初唐歌行》[13]一文中说:“首先,所谓二十一首,乃任先生主观臆定,敦煌写本今存六种存题卷子中,无一种标明‘二十一首’字样,而有两种标明‘酒赋一本’(...
伏俊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2660965.html
-
绘有十王,为生、死者皆可祈福的《佛说十王经》,显示了此时期敦煌十王信仰的盛行。前贤对此经多有研讨,如冢本善隆、松本荣一等多位日本学者都发表了研究论文[1],具有一定影响。欧美学者中则有Lothar ...水经注》云:“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父主死。”[13]晋·陆机《泰山吟》亦曰:“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途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
党燕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5260996.html
-
境内有大足川而得名。 大足石刻主要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海拔527.83米。宝顶山摩崖造像包括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的13...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 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在长300多米、高7米的崖壁上,除石刻造像264龛窟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5360998.html
-
大体而言,历来较通行的有三种分类法: 1。按武术门类分类法依此类分法,中华武术的代表门类主要有:主要传承于河南嵩山佛教名刹少林寺的少林门,主要传承于湖北均县道教名山武当山的武当门,以伊斯兰教穆斯林查...一亿万钱。齐时正胜寺法愿“日盈万计”,“或雇人礼佛,或借人持斋,或籴米谷,散饴鱼鸟,或贸易饮食,赈给囚徒”(《高僧传》卷13)。宋初僧人慧义居建康祗洹寺,“士庶归依,利养纷集”,死时“资生杂物,近盈百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5861004.html
-
。 [10] 《中论》卷 1〈观因缘品〉,《大正藏》册 30,页 1 中。 [11] 《录校》,页 223。 [12] 《录校》,页 249。 [13] 《录校》,页 240。《坛经》...[1] 所谓“无念为宗”,意谓《坛经》以“无念”为修行法门之宗要,亦即禅宗之宗本,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以“无念”为禅(定、三摩地或奢摩他)之究竟,实乃佛法共义,早在三国支谦译《佛说慧印三昧经》...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761316.html
-
墓志铭,尽收其中。可以说,凡是与寺院有关的大事,皆可以勒文于石。唐代文学家王维曾为北禅著名高僧普寂、净觉、道光等禅师撰写过塔铭或碑铭1。特别是他撰写的《六祖能禅师碑铭》,与柳宗元撰的《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统治,歌颂了明代的宏大志向与事业的成功。诗圣李白曾有诗云:“试借君王玉马鞭,指麾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12注家说:“乃云‘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亦可见其志矣。”13...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0361423.html
-
十三岁落发,十四岁受具足戒,十九岁而游方,下江湘、陟衡庐,遍参名师,以求开悟。“首常戴观音之像,而诵其号,日十万声,于是世间经书章句,不学而能”(注1)。尝至神鼎洪湮禅师处,自谓无所契悟,禅师寄之;后...之,攘袂切齿,又益著书,博引圣贤经论、古人集录为证,几至数万言”(注13)。 宋初教界特重中唐以后祖师之传承系谱,此可作为了解禅门宗风之因素,亦可为佛教中国化之特色欤? 三、交友关系...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661493.html
-
无以复加的高度,民间更形成“佛与守分治汀民”的局面。… 此外,临济宗杨歧派第五世高僧宗杲也曾被作为定光佛应身。宗杲(1089—1163),俗姓奚,字妙喜,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市)人。他13岁从学乡师,17...光佛信仰也被人用于政治宣传。宋·朱弁《曲洧旧闻》卷1: 五代割据,干戈相侵,不胜其苦。有一僧,虽狂佯,而言多奇中,尝谓人曰: “汝等切望太平甚切,若要太平,须得定光佛出世始得。”至太祖一天下,皆...
杨 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316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