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75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圣凯法师: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

    特殊化了,成为指方立向的,专指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17]《观无量寿佛经》中说:“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18]意思...》卷14,428c。   11、《净土新论》,《净土与禅》,17-18页。   12、《净土新论》,《净土与禅》,26页。   1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782页。   14、《初期...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5270884.html
  • 南唐三主与佛教信仰

    脱幽出厄」。以玉像建塔于蒋山[17]  为此是以烈祖四子景达才于保大初年建立奉先寺,以荐烈祖冥福;[18] 而后主更铸造铁钟,置于清凉寺,期以鸣钟超渡烈祖之魂。[19]  烈祖诸子之中,除了末子景逷...

    陈葆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0470895.html
  • 秦代已流行佛教之讨论

    书证篇云:  17页  「史之阙文,为日久矣,加复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  籍错乱。非止于此。譬犹……列仙传刘向所造,而赞云七十  四人出佛经,……皆由后人所羼,非本文也。」  是「佛经」字为羼改,颜之推早...

    岑仲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1370900.html
  • 谢明良:三国两晋时期越窑青瓷所见的佛像装饰(1)

    自"Burlington Magazine" 1938 Dec.  图17 青黄釉小坐佛 晋  浙江省绍兴出土(?)  取自『中国瓷器的发明』  图18 三国,吴小坐佛 左高4.3cm. 中高...

    谢明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2870916.html
  • 僧叡思想研究

    非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什喜曰﹕『实然』  ﹗其领悟标出皆类也」(注17)。可见其才华之出类拔萃,译  文之流畅典雅。僧叡曾表明其翻译佛典之态度曰﹕  「执笔之际三惟亡师五失及三不易之诲,则忧惧交怀  ...页332中。  (注 17)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叡传〉,《大正藏》卷  五十,页364中。  (注 18)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3上—中。  (注 19...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2970918.html
  • 蔡耀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严净/清净 (1)

    认可的感官上特别是眼睛见得到或设想得到的  页17  洁净或可爱乐的事物。这种意思的「净」,佛教却指出其实是一般人「于不净中起于净想」(p. 420c)(a'subhe 'subha-sa.mj~...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3471036.html
  • 蔡耀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严净/清净 (2)

    361a); Conze 1974, 16; LSPW, 559.   注17   「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与诸如来应言无别?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已圆满六波罗蜜多,乃至已圆满十八佛不共法,具一切智?...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3571037.html
  •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盘思想

    净之境,  或称梵境或称彼岸。此所以彼此大大不同之处。关于此,下  面述说中,当再随时顺便分辨,不用在此多作详细界说。  17页  再次,关于解脱和佛身,本经特作诠显者亦甚多,此再  举若干经文释此二...9)亦名彼岸,(10)亦名无畏,(11)亦名无  退,(12)亦名安乐,(13)亦名寂静,(14)亦名无相,(15)亦  名无示,(16)亦名一行,(17)亦名清凉,(18)亦名无阇,(1  9)亦名...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5371059.html
  • 敦煌佛经写卷题记之现实性

    有所权宜,则何以能  接引罪障满身的苦难大众呢?(注 17 )是以菩萨牺牲自我、回向人  间;神爱世人,为世人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便是牺牲的真谛。而一旦  牺牲,即等于走向世俗、肯定现实,此即为从圣到俗...

    罗汀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5971065.html
  • 荷泽神会传研究

    po Shin ho'i bsam brtan gyi   mdo(神会禅师禅语)又八一三号8b4-9b1,17b 4-5,  图版二○七至二○八,二○九。   结 论   本文研究结论可简括如下﹕...

    吴其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137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