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497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敦煌本《坛经》的佛经引述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

    判断出来的有如下几种:  1.《大涅槃经》。《曹溪大师传》记载慧能在到黄梅参谒五祖弘忍之前路过曹溪时,曾和村人刘志略结义为兄弟,每天夜里跟刘志略的姑母无尽藏比丘尼听诵《涅架经》,对佛性的道理有所了解,...使用“自心”13次,“本心”9次。  据笔者考察,佛性这个概念虽然在般若类经典也有,然而侧重表述成佛的内在依据的只有《大涅槃经》及其他大乘有宗经典。  至于自性,在般若类经典中大量使用,有时也称自相,...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53064296.html
  • 定慧双修和三教融合的先驱

    大集时,奉敕与释昙斌递为法主,当时宗匠无与争竞1 ;齐荆州竹林寺释僧慧不烦都讲,“文句辩析,宣畅如流”,为南阳宗炳叹为“西夏法轮不绝,其在慧公乎!”;京师中兴寺释僧印,禀味钻研,独表新异,“虽学涉众典...竺道生(355~434)13的努力,鄙薄滞文之徒、以无分别智和无所得心而悟入实相之风更大扇江左,扫荡了自汉末以来的小乘数学。依义不依语这一佛法的通义,在南中国佛教中竟有了写意、通一切经法而不著、不拘章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5264603.html
  •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教授修行及诸谛”释义

    名字,不见故不著。”[1]  对于唯识宗派而言,这段经文似乎相当重要,因为世亲与无性(Asvabhāva)在《摄大乘论释》中,都根据上段经文来解释《摄大乘论》“十种散动分别”的十种对治。 [2]安慧(...诸谛”,开示了“修行所缘四谛”的教授等等。 [13]下文所译,即宗喀巴(Tsong-kha-pa,1357~1419)《现观庄严论具释广疏妙解金鬘》(简称《金鬘疏》,Legs bshad gser ...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3465005.html
  • 万慧法师一生的研究生活大纲

    有限,点校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谅解。  2007年3月7日记  (一)、从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到西行求法  万慧法师既出身在官宦的士大夫家庭,那么[1]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类的古典...在上海、南京、安庆等处弘化,万慧法师都曾先后得以亲近讲席。试问在这[13]样思想粮食缺乏的状态中,如万慧法师这样一个有为的先进知识青年,当然正在如饥如渴的[14]寻觅着前进的方向和出路。这正如著名的...

    重校宗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465522.html
  • 赵孟頫与中峰明本的佛学因缘

    死,如空华然”虽是勉励明本的话,但也是他面对生死坦然心境的真实写照,他受佛法影响之深及从中所得的受用于此可见。  附:赵孟頫致中峰和尚书札释文  1.“佛法帖”,大德五年(1301)四月四日,日本...又恐字画拙恶,不堪入板,然唯师意。秋暑,不欲久滞,嘉兄暂此具复,余惟尽珍重,理不宣。孟頫和南再拜中峰大和上老师侍者,廿三日。  13.“丹药帖”,延柘六年(1319)八月二十二日,台北“故宫博物院”。 ...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2065795.html
  • 日本五山禅僧的儒释二教一致论

    形成一股伏流。而此伏流更带动了对内典研究所  表示的关心,从而和时代之开展与其它各种契机结合在一起  ,终于成为促成他们研究外典的风气。而此一风气,竟也使  他们像华僧一样的怀有儒佛不二之思想。(注1)...仰, 动用周旋,踰规越矩,陷邪僻之域,心之不治,  境风卷地,识浪翻空。 前念未终,后念随至,心有荡  而不反之患。( 注 13)  亦即痴绝认为人的欲望过分,心必为其所蔽,良知因而失其  明,是非...

    郑梁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0666182.html
  • 明本的禅净融合与禅教会通思想

    中的净土思想。  1.《幻住庵清规》与净土信仰  《幻住庵清规》是明本于延祐四年(1317)住湖州(治所在今吴兴)幻住庵时所作,是僧众日用修行的规矩。该书共分十门,即:日资、月进、年规、世范、营办、...“万世不易之定论”,可见明本的这一思想在后世佛教中的地位。  (原载《佛学研究》第13辑,2005年3月) ...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3066414.html
  • 茅蓬札记第二辑 圆因法师著

    典范,令一切后学见贤思齐,得以背尘合觉,就路还家,一步步走向成功解脱的归程!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1.万德洪名   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荣华原是三更梦   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甜酸苦辣自承当   12.学道要诀   学道人若欲得要诀,但于心上莫著一物。离即是法,知离者即是佛。   13.科学...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1066527.html
  • 茅蓬札记第三辑 圆因法师著

    愍者。”欲离六道,唯有持名念佛一途,万修万人去。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1.念佛即是戒定慧   莲池大师曰:   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念佛即是戒定慧,何必随文...rdquo;,一句佛号声声相续,即是“生其心”。倘欲抽减念佛以习定,则更是大错。   《谷响集》   13.金刚经浅显的意义   金刚经浅显的意义~   金刚经,是指导我们...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1166528.html
  • 密教之考察

    三大士來華以前,已有梁代僧伽婆羅、姚秦時代的鳩摩羅什,各自譯有『孔雀王咒經』[1]經中收集各種神咒,功能各別,驅邪、治毒、除病、禳災、遠惡、離難、延命、祈雨、袚旱等凡是人間一切疾苦災橫,無一不能藉咒力...請觀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熾盛光道場念誦儀』;宋之知禮,著有『金光明最勝懺儀』、『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宋之仁岳,著有『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13]。宋之志磐,著有『水陸儀軌』。這些儀軌...

    釋聖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206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