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7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識體理體兩分與「一分無性」說──法相唯識宗佛性思想論析

    的地方。 p. 95譯成中文後,二詞便通用而無區別了。因此五種姓便時常稱為五種性,甚而可略稱為「五性」。唯識學典籍從佛性角度將眾生作不同層面的分類的理趣是一致的,但具體表述卻不同。《解深密經》曰:...

    楊維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50643682.html
  • 舍利弗在《維摩經》中的性格與角色

    大正2,頁557中。 [3] S12.32,S.ii.54(《相應部。因緣相應》),相當於《雜》345,大正2,頁95下。 [4] Vin 2.b.7.4,Vin.ii.201(《律藏....

    林昭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243916.html
  • 法稱唯識立場之研究

    護法則以為主客觀形象是如約顯現而真實存在的是依他起(=指依因緣而生起者)。此非主觀意識所判斷的形相。 p. 95但如果把這種如幻顯現的主客觀形象當作外境真實存在的形相的話,則才是屬於主觀意識所判斷...

    陳宗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343919.html
  • 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三)

    当代佛教》页95,台北南天书局1997年版。   (41)高永霄《香港佛教发展史》,载《法音》1997年第6期。   五、世纪初的建僧构想与世纪末的现实  太虚在僧伽中最富有近代组织意识与前瞻性。把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4744074.html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1)

    ,甚至可以说,诗就是禅[94]。  如果说中国的田园诗,陶谢集其大成;而中国文人的山水画,则导始于右丞;如果说陶谢间接或直接得“空王之道助”,受禅家的影响[95],是通禅于诗的先导,而“宿世谬词客,...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0.html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2)

    同。”   [95] 按魏晋南北朝时代,达摩尚未东来,禅宗亦未榷立,然而正如前文所言,这一时代是禅的胚胎时期;且“禅”之一字,在梁慧皎所著“高僧传”及宋刘义卿“世说新语”中,已普遍应用。所以这里所说的...95; Alan W.Watts: The Spirit of Zen, pp. 74-81; Nature, Man and Woman, Part I, Chapters 4 and 5, pp. ...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1.html
  • 實在與知識

    概念且非被動故。為了折衷的原故,我們可以稱這種反映為一被限定的反映[95]。被動的反映在把捉客物[96],條件的反映在想像被把捉的客物[97]我們必須小心注意的是,在佛教認知的觀點中,就一實在的或擬人...95] Niyata-pratibhāsah=niyatā buddhih. 參考Nyāya-vārtika-tātparya-tikā(Vizian)., P. 12.27=Tib..bcad-...

    張尚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344304.html
  • 孔维勤:宋释永明延寿之理事观(2)

    之波,波恒非水,以动义非湿故,华严经云:如色与非色,此二不为一。又云:生死及涅槃,分别各不同。”[95]永明此处言理事相非,以真俗二谛之一心真实第一义中道,与凡愚无明所执之“虚妄”断常作一区分,故“真...大正藏册四八,页四八三上。   [94] 大正藏册四八,页四八三下。   [95] 大正藏册四八,页四八三上。   [96] 同上。   [97] 同上。   [98] 同上。   [99] 大正藏册...

    孔维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444306.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1)

    ,但其所說的學理則是契合經意的[94]。因此,自僧肇以後前二說曾受到評斥,而支遁的主張則受到讚賞。如『中觀論疏』謂支遁即色義﹕  p. 65  「此猶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與安師本性空故無異也」[95]...

    林傳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944344.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2)

    』所收,東京、一九四○)一文,六六六--六九五頁。   [94] 見高雄義堅氏『中國佛教史論』(京都、一九五二)二一--二二一頁。   [95] 『中觀論疏』卷二(大正四二˙二九˙上)。   [96]...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