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39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胡适与《虚云和尚年谱》的一段公案——以《辟胡说集》为讨论中心

    分别寄来。惟年谱中之重要事实及向所蕴而未彰者,皆为师之口述,故仍称自述年谱也。”V“当我编辑年谱之时,港中缺乏志书,无可查考。僅将寄来资料整理。”VI这说明岑在编纂年谱时,客观上无法对相关史实进行详细...。参见江氏:《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台北南天出版社,1996年,页381--385。  V 参看《虚云和尚年谱》之《序》,台湾高雄大悲印经会,1989年2月印本,页1-2。 ...

    陈进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3841764.html
  • 魏源与晚清佛教——兼论其严辨佛老之分

    ,钦差大臣周天爵曾保奏魏源恢复原职(高邮知州)。这时魏源已年过六十,便以“世乱多故,无心仕宦”V为由辞退,他把全家迁到兴化,从此潜心著述,把平生的著作一一手订。并潜心佛教,专修净土,六十四岁去世(咸丰...·专集》第34,第73页  II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III 《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四辑  IV 《魏源集·诗文集》第923。  V 《魏源集·邵阳魏府君事略》  VI 《魏源集·偶然吟十八...

    李素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4541774.html
  • “识变”刍议

    然而若使用vijna,那就可以将阿赖耶识的“分别”特点显示出来。vijapti与v ijna,撇开前缀vi,二者的词根相同,即j,vij apti是vi-j致使形式的动名词,而vijna是v i-j 的...   霍韬晦先生认为“vijnaparin·mo‘y am· vikalpah·”整个都是作为主格,其中的v ikalpah·(分别)一词, 是前面那一复合词的补语,于是即可译为“识转变即是分别”。又...

    正 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4941987.html
  • 阿耨楼陀造:摄阿毗达摩义论(二)

    可得一切色。  这是色转起的次第。  六、涅槃论(注13)  被称为出世间的涅槃(注14),它是由四道所证得,为四道、果的所缘。因为离去(Nikkhantatt)称为槃(vna)的渴爱,故说为涅槃...以下。(华宇版,下册121~125页)  14. 涅槃。原文为 Nibbna,等于Ni+V□。  第七 摄集分别品   作者:阿耨楼陀造   已说七十二(注1), 有自性基法;  我今将说集, 彼...

    阿耨楼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542086.html
  • 唐代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

    定义,即“出嫁女子的本生家庭及其兄弟所组成的家庭”。);对于婚后出家的女性来说,则包括其本家、夫家和子女家庭。  关于妇女与宗教的关系,诚如V.Georpeva在评论Kathryn Ann Tsai...a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4.Par V.Georgieva. See T'oung Pao,Vol. LXXXI 1995,Fasc.4~5,...

    杨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4042232.html
  • 敦煌吐鲁番出土回鹘文佛教愿文研究

    uluq ädgü ögli nomdaš-larïm-nï ämraq sävär tuγmïš-...iuml;γ 14. äzrua xormuzta všnu makišavari sak[antak]uma- ri kapili man[ibhada]r[i]……...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4743292.html
  • 實在與知識

    ,一類是可欲的,另一類是沒有理由可欲,不論是有害或者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均是不可欲的。參考Nyāya-vārtika-tātparya-tikā(Vizian). P. 15.   [16] 包括一切...samartha.   [20] aviēaratah=āpātatah   [21] vāsanā=bhāvanā   [22] prāg-bhavīyā bhāvanā=avicārita-...

    張尚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344304.html
  • 佛教哲学的基本型态与论述方法

    呈现出方法与内容上的双重异化。见《台湾宗教学会通讯》No.5,p.3-5。   [16] 《杂阿含经》,《大正藏》2v.,p.66b。   [17] 龙树,《大智度论》,《大正藏》25v.,p.297c...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144502.html
  • 突厥佛教杂考

    Altaische Jahrbücher 48, 1976, pp. 32-41.  [6] S. G. Klja?tornyi - V. A. Liv?ic, The Sogdian Inscription of Bugut Revised,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26-1, 1972, p. 86;[苏] S. J. 克略希托内、V....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4744644.html
  • 回鹘文佛教譬喻故事及其特色——以回鹘文《折叱王的故事》为例(2)

    最相近的是vãrya,有“英气、勇气”、“力量”等义。citra-vãrya意为“胜勇”。音译作“计多罗威利”。 243. 2 intradanu 因陀罗的神弓,来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04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