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僧成(dGe-'dungrub、pa)大师注云:『量之总相谓新生无欺智』(《释量论略解>),V.3,P.97) 16、一般说来,部派佛学都承认心外有境,然而境既在心外,心应该如何才能缘境呢?正量...认为:根识中的行相,已受无明染污,不能确实反映外显的现象,所以根现量的认识都是错觉者。 20、《宗义宝鬘》原文未述及粗品法无我,文中所言粗品法无我,系依法尊一文补充。(《现代佛教学术丛刊》,V.77,...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0644838.html
-
.R.V. murti) 所述,除上述诸注外,另有德慧 (Gu?amati)、提婆萨摩(Deva ?arman)、古拿室利 (Gu?a?ri)等人的注书[1.12]。可考者大抵仅此数种,其余文献无征,...T.R.V.murti)博士所说,中观宗在印度哲学中的地位,就像康德(Kant)在西洋近代哲学中的地位一样。其辩证法也直接影响到后起的有宗 (Vij?ānavāda)和吠檀多(Vedānta)哲学[...
蓝吉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945481.html
-
(IV) 呼吸时数?又或者是 (V) 吸满后欲呼未呼(中间息)的一刻为数或 (VI) 尽呼后欲吸未吸(中间息)的一刻为数? 笔者再试以图案表达以上的呼吸位置。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以上的六种数息位置,其中三项(I、V、VI)在《瑜伽师地论》及《坐禅三昧经》都有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入息或出息交换时(中间...
释空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245668.html
-
:“秣罗矩吒国即瞻部洲最南滨海境也”。[51]印度学者艾耶(Subrahmanya K. V. Aiyer) 认为,秣罗矩吒 国,即淡米尔文碑铭中的马来那度(Malainā?u)。[52]僧伽罗国(...原著,《大唐西域记校注》,页857-863,“秣罗矩吒国”。 51. 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释玄奘传》,卷四,《大正》卷50,页452中。 52. Subrahmanya K. V. Aiyer...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945854.html
-
主题和其他一些专门问题,同他作了许多次有趣的讨论。感谢弗朗西斯.斯托里先生,他很乐意地通读了打印手稿,并提出了有益的宝贵建议。也感谢吉纳普塔比丘、斯里兰卡公共受托人V.F.古纳特纳、R.阿贝雅塞卡拉和D...得到了清净,得到了解脱。他说: 彼等实如我胜利,赢得染污尽消除。[v] 但是佛陀对他的弟子们也清楚地说明了佛陀与阿罗汉之间的区别: 啊!众弟子,如来是阿罗汉时[vi],已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他宣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5146072.html
-
欺骗时,受就生起,或者依恋外境,或者憎恨它。[v]就像原子的状况一样,有吸引,有排斥。假如我们观察周围,我们注意到人类社会总是被这两种强有力的冲动──贪和痴──所迷住。只要人被这些烦恼所影响,生活的...sutta)。 [v] 《中部》第三八经。 [vi] 根据佛教说,行布施和持戒,对未来受善报是有帮助的,那就是说未来生活好,但是不能断生死、得解脱──涅槃。 [vii] 《毗奈耶.大品》:心理上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5146074.html
-
”。 [iv] 《法句》第五五八偈。 [v] Amata(不死)──涅磐(《义疏》)。 [vi] 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不放逸是永生的。远非如此。一切有情都是不能不死的。这个概念是说不放逸的人所证得的...价值。只有人的品格使人伟大,使人值得尊敬。“是品格启发智慧。” [v]正如佛陀所说的: 光体是出生之心,只是由于外来之物才被玷污的。[vi] 抑制心的冲动和控制邪恶嗜好,舍弃引诱物,舍弃在束缚中把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5346076.html
-
颠倒义”、“无虚诳义”[v]。因此,不论是世俗或是胜义,其称之为“谛”,即表示代表著某种真实不虚的意义。然而在另一方面,世俗与胜义二者虽同称为“谛”,都有表示真实之意,但二者相较之下,世俗谛所表现的...不作正面的回答,而以无记说之。 [v] 大正二七,p.380a。 -----------------------------------------------------------------...
蔡伯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3746164.html
-
Finds for Sanskrit Philology. In: V.Raghavan (ed. )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 77 页
五十年代初,俄─苏另一位印度学家、藏学家沃罗巴耶 夫─吉斯雅托夫斯基 (V. S. Vorobyev-...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746242.html
-
粹理性的理想,才误将存在作为上帝的述词。穆谛 (T.R.V. Murti) 比较康德对三部门的批判与佛陀所不回答记别的十 四个问题(注 9 ), 由此出发广论康德...Stcherbatsky) 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穆谛
页 102
(T.R.V.Murti) 五0年代...
陈水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024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