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02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宋代五山十刹寺制考论

    杨汝明记并书。”(注:《径山集》卷上,第36-38页。)楼钥在嘉定中曾任宰辅,嘉定六年(1213)卒(注:《宋史》卷395,第34册第1204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杨汝明为径山寺的下院撰记...,但其中并无大善寺或其曾用名、别名为“大善”之寺;而在《嘉泰会稽志》卷七、乾隆《绍兴府志》卷三八,却见浙江绍兴有大善寺(注:《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6825页;乾隆《绍兴府志》卷38,第6页右至第8页...

    刘长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3242222.html
  • 观相念佛:盛唐至北宋一度流行的净土教行仪——敦煌写本《佛说相好经》新探

    13卷,伪经8部13卷。[4][P38c-39b]隋唐时期,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加速,疑伪经日益增多。隋开皇十四年法经等人奉敕完成的《众经目录》(以下简称《法经录》)首次在经录中对经、律、论分列疑惑、...伪经被大量制作及流行的情形。  古代正统的佛教学者对疑伪经均持轻视而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疑伪经是“或凭真以构伪,或饰虚以乱实”[4][P38c],因此他们在经录中都特别对疑伪经加以载录,目的是让人们区别...

    张先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5342388.html
  • 人间净土思想与不二法门

    正藏》卷38,第334页中下~335页上。   页191 人间净土思想与不二法门 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1998)   的。在对其它类似经文的解释中,...------------------   3. 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38,第335页中下~338页上。   4. 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38,第363下。   页192 ...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3542581.html
  • 地论师、摄论师的判教学说

    《大正藏》卷 38,页 561 下。  (注 14) 有关菩提流支的半、满二教判,参阅阪本幸男 《华严教学の研究》(京都 平乐寺书店,1956 年 ),页 183 — 186; 织田显佑 《华严一乘...的,没有重大分别。  (注 38)  以上所出法藏《五教章》的一段文字,说慧光判《华严经》的教说为圆教;不过法藏《探玄记》另有一节相若的记载,末后却说 “即以此 ( 《华严 ) 经》是圆、顿所摄”  ...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2443060.html
  • 读《实相宝藏论释》笔记──关于大圆满的思想

      大元成(二谛双融)   ①体,觉性之体为空明体,“空”无实体相状,不可认取,无有方分,周遍一切,妙明真净。  “觉性明空,无有中边”(31)(《实相论》38页)。  “觉性菩提心,明空本净,从最初起则是元成,犹如虚空”(《实相论》38页)。  空是无,明是有,空有虽有对立,然是法性自然成就,非他造作,故称“元成”。  “大圆满自然智,非任何所成,是明空大元...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2743203.html
  • 試析印順導師對咒語的態度

    教制教典與教學》中,明文肯定、贊許「咒師對佛教宏傳的功德」! 【關鍵詞】 印順 咒語 咒法思想 梵字悉曇 四十二字門 壹、前 言   印順導師曾在《華雨集II》p.38講述:   印度盛行的...相應部》「處相應」同。[38] 因為南傳《相應部》「處相應」沒有伽陀(gāthā)與咒語,所以導師推論本段經文:以諦語防治毒蛇,原先應該是沒有伽陀與咒語。並提出: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師們在防護諦語之下,...

    林光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5943491.html
  •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层分析

    38]竺道生,“本姓魏,钜鹿人,寓居彭城,家世仕族。父为广戚令,乡里称为善人。”[39]释僧渊,“本姓赵,颍川人。魏司空俨之后也”[40]。释法安,“姓毕,东平人。魏司隶校尉轨之后也。”释慧球,“本姓...页。  [6]《高僧传》卷四《竺法崇传》,171页。  [7]《高僧传》卷六本传,239页。  [8]《高僧传》卷一〈帛远传〉,38页。卫士度是优婆塞,但译过经,可以算是半职业教徒。  [9]《高僧传...

    王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3343767.html
  • 中国佛教早期忏罪思想之形成与发展

    竺法护 No.433  14   7.大宝积经(卷170)净居天子会38-3 如来塔前忏悔、二六时劝众听法 净除业障 西晋 266-313 竺法护 No.310  11  8.三曼陀跋陀  罗菩萨经  ...宝积经  (卷170)大乘  方便会38-3  礼佛忏悔、不敢覆藏 闻佛说法得正解 东晋 420 竺难提 No.310  9  38.大般涅槃经  (南本)  心生重悔、惭愧、观法性无常 灭罪、得涅槃 ...

    释大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844451.html
  • 佛性义浅论

    卷可分四部分:(1)从11-26卷可说是依《般若经》义说明佛性。(2)卷27-32,及狮子吼菩萨品,依缘起、第一义空、中道而论。(3)卷33-38,迦叶菩萨品,著重缘起。(4)39-40卷,憍陈如品,...的作者是世亲,一般都不甚同意。吕澄以“此书译文有许多可疑之处,所以后来玄奘一系并不顶信用它”两句话来回应“旧传世亲”作《佛性论》。[37]而印顺导师干脆说“传为世亲造,恐未必是”。[38]也有学者以为...

    释学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145074.html
  • 佛教中的“多闻”概念─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

    , 页956c。“十二成就法”见第22册,页346b。 38 页 一者戒成就 二者多闻成就 三者胜解脱成就 四者证智胜解脱 ...法。( 注 38)《论》的编纂者的立场是:信、戒是自体,无漏智是信与戒的根本。无漏善根所起者是正觉,依正觉而长养戒、闻、施、慧。(注 39)  印度佛教由部派,发展到大乘,曾产生了许多变化。以对传统的...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24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