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65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理学之消化佛学

    属于本体论的问题。道家认为,世界万物的最后根源是“道”,如谓“道”为“天地根”(《老子》6章)“万物之所由”(《庄子?渔父》);“道”具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老子》14章)、“道昭而不...

    崔大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4451841.html
  •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

    ldquo;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14]这样的心,...14]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二》   [15] 不过,心生灭门本身却不是杂染法,这一点必须明确。   [16] 本心   [17] 杨维中博士学位论文《心性与佛性──中国佛教心性...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151853.html
  • 把握佛法的基本内涵——佛法六要点

    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12、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13、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14、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痖报。15、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16、若遇破用常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251854.html
  •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元晓与见登的相关述记关于一心开二门的阐释

    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14]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于依他起的一切诸法生起妄想执著则有污染的差别世界的产生,而若对于同样的...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951874.html
  • 空与太极--略论明代蕅益大师所著《周易禅解》

      又“释图说”云:   “随拈一阴一阳,必还具一阴一阳,故六重之而成六十四卦,其实卦卦无非太极全体,故得为四千九十六卦也。”[14]   蕅益大师此一诠释,与宋儒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思路相一致...和图书馆藏书,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影本。页十七。   [10] 同注1,页十八。   [11] 同注1,页一二五。   [12] 同注1,页一四一。   [13] 同前注。   [14]...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351876.html
  • 宗密的超验真心与朱子的超验理体思想的比较研究

    ------------------------- 注一 冉云华,《宗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77年,自序页4;希克,《第五向度》,台北:商周出版,民90年,页13-14。 ---------...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751884.html
  • 澫益法师儒佛会通思想之研究——以《学庸直指》为例

    ,故即非实。”[14]从权法上说,则各教教理层次历历差别,不用说儒佛可否和会,即使是佛法中四教的修证阶次也不可混滥。不过,从实法上说,也就是圆教所开出的“开权显实”的义理,对于以“随缘不变”义与“全事...,台南:湛然寺,1995)、谛闲法师:《天台教观选录》吴师思飞:《阿弥陀经要解研究》(刊于《明伦月刊》,台中:明伦出版社)。  [13] 《教观纲宗》,页14。  [14] 《教观纲宗释义》,页53。...

    周玟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751885.html
  • 宗教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层原则

    ----------------------  p14  人类有益之“工具效益”, 而非为达成对动物本身有益之“目的效益”。[5]   而Singer则认为, 既然人与动物都有感知痛苦、快乐的能力, ..., 不共, 不无因, 是故说无生。”[13]  “不无因”生的理由, 详如拙著《佛教伦理学》第二章 [14] 所述, 我们先了解其余三门不生的理由何在。缘起的诸法, 是不会由己因或他因单独生成的(即“...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1151889.html
  • 天台智顗教观思想体系

    彼彼国互不相知,义当于传秘密定教”,[14] 故智顗举此以言圆教六根清净位者能传秘教。  其言“顿教相”者,非指特定之某部经典所说,而是凡诸味经教(除三藏小乘外),如《华严经》有“譬如日出先照高山”[...

    林志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1551890.html
  • 清初三朝与西藏佛教的关系

    ,对陆续来奔的蒙古部族则以“优给廪禄、减免徭赋,封以爵位官职,保证他们的世袭权力”[14]。如此一来就把优礼喇嘛教以及拢络蒙古族的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了。  由于看到喇嘛教在蒙古族中得到普遍信仰,...满文老档》,页648。  [13] 陈捷先《清史论集》,台北:东大,1997,页56。原文引自《满文老档》,页648。  [14] 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II》,台北:锦绣出版,1994,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255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