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 34( 注 7) 参考刘建国〈也谈李贽《四书评》的真伪问题〉( 1983 年 《贵州社会科学》 1983 年第三期)页 21、22
...孔颜心法。( 注 34)
“孔颜心法”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蕅师二十岁所悟的孔颜心法的内容,今日难加考证,但在〈示李剖藩〉的法语中,蕅师认为他二十岁所悟与阳明同,只是阳明境上炼得,力大而用广;他则从看书...
罗永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246637.html
-
___
10 卷一,《大正藏》卷 45,页 247 下。11 卷一,《大正藏》卷 34,页 657 中。
页 222
含》等经,《维摩》、《思益》、《大品》空教,《 法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卷一,《大正藏》卷 45,页 247 中。13 参见六十卷《华严经》卷 44,〈入法界品〉第 34,《 ...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346840.html
-
四十五年丁巳年条,收于《憨山大师梦游集》卷 54,页 2973。台北︰法尔出版社。(注 22) 〈三峰和尚年谱〉,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年条,收于《三峰藏和尚语录》, 页 206 下。明版嘉兴藏第34 册。 ...32) 其中如憨山大师的全集《梦游集》是谦益托人远到粤地搜罗而来、(注 33) 憨山自叙《年谱》也是谦益依其原稿付梓而成书,(注 34) 他所致力的正是如明初宋濂所作的──立僧史,正清流,“示末法之仪...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79.html
-
一个譬喻,在《中观论颂》出现三次(第7品34颂;第17品33颂;第23品8颂),而依《大智度论》的说法,“一切声闻法中,无揵闼婆城喻,有种种余无常喻: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大... 《中观论颂》〈观四谛品〉第24的关键词,应该是:空(一切法空)、二谛、缘起、假名、中道。而在第24品第18颂,缘起、空(性)、假名、中道,四者被认为是相等的;在34个颂文里,龙树采用这几个概念,共同...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246883.html
-
十二处 39 十如是 263 十八界 39 十玄门 300 十法界 264 十回向 89 十二因缘 14、16 十无尽藏 89 十非法事 34 十二支缘起 17 十二头陀行 32 ...瑜伽 328 三门徒派 549 三谛一心 262 三十六道品 23 三智一心说 262 大日 359 大众 34 * 大乘 37、87 大论 344 大空 38 大天派 227 ...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447053.html
-
176 妙清 527 纯英 376 阿难 34、125 阿道 363 阿骨打 602 阿莘王 365 阿育王 30、35、45、47、50、605 阿底峡 227、361、403、419、474 阿兰·贝纳 619 阿旺扎西 416、468 阿奴律陀 355、585 阿阇世王 3、34 阿旺儿扎 452 阿尔斯兰 453 阿里不哥 432 阿隆悉都 586 阿若陈如...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547055.html
-
,而且也没有X不是A)(33)。另有些人把四句套进下列公式”a,~a, a(~a), ~a?~(~a)”(34)。
其实,中观的四句用法极为灵活,富有弹性而不拘泥于固定形式。四句并非特定的... Buddhism》(Kyoto Hongwanji Press, 1955), I,页34。 46.同书页28,34及41。又参看Alfred Bloom,《Shinran's ...
郑学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447151.html
-
的论述范围。见前引文页 121。22 郝春文〈东晋南北朝佛社首领考略〉,页50。
页241
“唯那”34人。郝春文认为“唯那”是佛教邑义集团中流行最广的首领。唯那来源于僧官制度,北魏...2人,“都唯那”16人,“唯那”34人等。 李氏合邑题名人物中有邑义组织职称者计有181人(10名比丘不予计算),其中属于“邑主”、“邑子”系统有108人,“唯那”系统53人,计161人,占邑义...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447152.html
-
,牟先生自有其“尽圆融之极致”的无限之推扩,以呈现其 页34 “尽不著相的极致”,而由“如来藏清净心”体现绝对真实、绝对美善、绝对圆融的境界。如此一往直前,四方开拓并一体显豁的人性高明之极致,牟...创造,而道德心(以宋明心学为主要的阐释者)即为此创造之真几。[34] 牟先生不满足于境界型态的形上学,似已昭然若揭,而他一心向“生生之几”进行饱和存有意义与生命意义的开发,并且大肆推扩其道德创造之...
叶海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047281.html
-
卷五○,页184~185;布顿著、郭和卿译,《佛教史大宝藏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页127~131。
34页
法授之。龙树受读九十日……深入无生,二忍具足。能还送出于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有所说明,即是形上学。佛教自初期至部派,以四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理论说明一切法,部派阿毗达磨并进而一一界定“法”的“自性”(svabhava);其中有部主张诸法“自性”为恒常不变(注34)。...
林镇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34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