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而《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四·持犯方轨篇》则将止持戒配于恶止,作持戒配于善行。又净土门以根机劣不堪止持作持等,而特许随犯随忏之法。具体而言,止恶是指不作十不善业道,修善是指修习十善等诸善,亦即佛教通戒...俱舍论·卷四》,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九册第21页 [13]《瑜伽师地论卷四十·菩萨地戒品》,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册 [14]隋智顗《菩萨戒义疏·卷上》,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册第...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3052177.html
-
史多说 此。如今之讲师做一篇议总说之。到后来谈议厌了,达磨便 人来只静坐,于中有稍受用处,人又都向此。今则文字极多, 大概都是后来中国人以庄列说自文,夹插其间,都没理会 了"闭(卿14)。这是说...
李承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3252180.html
-
礼赞》: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14、古德咸言:依本愿专修念佛,万修万人去。 若依本愿念佛而不得往生,则弥陀为...
释圣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3852192.html
-
但他不为名利所累,有出家的志向,有幸得遇继承五祖一系禅学的陈楚璋居士[14],“密契相知,默传心法,三五年间,白衣修行”。天宝年间(741-755),他听说慧能大师的弟子明...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252224.html
-
著心,还入无漏”等句的意思。 注14
智顗显然不能满足于通教人对于“无漏”的消极理解。佛典中,无漏法包括佛所证得的涅槃,乃至佛的真身-法身等。在智顗的眼里,... 注13“非有漏、非无漏”的类似经文,散见于《大品般若经》各品当中。例如,卷14,〈问相品〉,即说:‘空相是深般若波罗蜜相,无相、无作、无起、无生、生灭、无垢、无...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2.html
-
改变。注14山雄一在其论文中,接下来阐释了回向的二义在本质上有其连接,因为根据般若思想二者都必须是起于空性、法性,否则并无真正的回向,另外,《八千颂般若经》说的回向为强调回向的第一种意涵,回向的第二...90页与第94页注4。 注14同上,第74页,中译本第82页。 注15“佛陀(阿弥陀佛) 才是回向发出的真正主体,净信者的念持名号是发自净土之佛陀的敕命的召呼”一义尤其盛阐于净土真宗开祖亲鸾,...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3.html
-
所学,专寻净土教门,二十余年,未尝暂舍。”并且“研详理教,披括古今,顿释群疑,愈加深信。” 注14 元照后来不但力行净业,而且作《观经疏》及《弥陀经疏》,阐扬弥陀净土教义,倡议弥陀净土不遗余力。据...Press, 1999), chapter nine. 注13《乐邦文类》(《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本)页227上,〈净业礼忏仪序〉。 注14同前书,页227上~中。 注15 同上。. 注...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352274.html
-
伽五部尊佛,为毗卢、阿 、弥陀、宝生、不空成就等佛。两侧的四菩萨,有学者认为是文殊、普贤、观音、势至, 注14但依密教图像配合五佛出现的四菩萨,在金刚界成身会中围绕在毗卢遮那佛四方者为金刚、宝、...金刚藏之化也。唐季崩离,礼乐大□□。”/
(缺二十四字)人□□灵感使真伪义混,何足取哉。/
(缺二十二字)何□也,行□□□本尊院,通隶所部,公闻之欣然 注*14函往观
焉,主事...
黄锦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552275.html
-
而戒品不全,向求那跋摩请教这个问题时,求那跋摩回答:“戒法本来就是在大众僧前受戒时所发,即使没有先于比丘尼僧中受戒,也无妨得戒,就如同大爱道比丘尼当时的状况一样。” 注14由此可知其诠释戒律的精神是很...但使僧法成就,自然得戒,所以先令作本法者,正欲生其信心,为受戒方便耳,至于得戒,在大僧羯磨时生也。’”
注13参见《比丘尼传》卷二(大50, 937b)。
注14《高僧传》卷三(大50...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652276.html
-
长 出来的阴阳、谶纬、神仙、命运等学说,影响后世极大(注13) 。同时,还成了儒、道二家之自然哲学的基础,且为占 星式的天文学、素问、灵枢医学的基础(注14)。不独如此 ,以后并被道教所吸收,...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