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惟限觉佛,是佛性之退。然“缘了犹局”,尚是权说;若顿实说,“本有三种,三理元遍;达性成修,修三亦遍”(《金刚錍》语)则不但性德之三因佛性遍情无情,修德之三因佛性亦遍情无情也。[73] 至于有关“无情...。 [73] 近人牟宗三分析“三因佛性之遍局问题”时,曾就荆溪知礼言“教有权实,佛性有进退”,详加诠释说:正因佛性是独显客观意义的“中道空”,缘了二佛性是主观意义的佛性。正因佛性之佛是“法佛”,此可...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742742.html
-
112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五,T34、73a。 113 T46、97a。 114注同上、97b。 115注同上 116 T46、380b。 117注同上。 118见湛然《金光明经文句》卷三,T39、65c。 119 T39、123c。 120 T33、687c。 121叹佛相好,大相小相皆称为海者:智顗之疏,见《法华文句》卷十,T34、144b;湛然之疏,见《法华文句记...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842743.html
-
策阿难问佛四事的是阿泥楼豆73;《金刚般若经旨赞》说是阿那律策阿难问佛四事74;《妙法莲华经玄赞》7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76、《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77、《仁王经疏》78等都...
达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0842753.html
-
Gandharan Art of North India(New York:Harry N. Abrams Inc.,1969). 圖73。此外,〈竺法蘭傳〉《高僧傳》(卷一,頁323上)載「(蔡)...收風塵虫鳥壞污」。[73] 總之,文獻及圖像資料顯示,古代印度人有坐椅子的習慣,而這個習慣在佛寺中尤其盛行。此外,據敦煌 285 窟的壁畫及東魏與和四年的造像,可知用於坐禪的繩床從印度傳到中亞,又從中亞傳...
柯嘉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1642763.html
-
亦云:“佛学者,佛之学理,或佛之学说;而其所述者,宇宙之实相,人生之真义也。”(黄忏华:《佛学概论》第13页,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版。 页73 走向平等的经学观----现代中国佛学研究...为排拒他宗。欧阳与吕澄师徒属于第三类。他们先考证《起信论》为中国人所作,属于伪论,[72]再以自己信守之教理判定其立论之妄。[73]自然,“义根《起信》”的天台、贤首也不过“反窃于外魔”之说。[74]...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842782.html
-
事相如摆供设坛等,然后才学灌顶实修。
为了保证学习,学院有一整套组织制度,如扎仓、康村【70】、米村【71】等。各大小学院中均设堪布【72】作为主持,格贵【73】维持戒律秩序,翁则【74】...即是教学的主持人。【73】格贵:掌堂师,维持寺庙循序的僧人。【74】翁则:领诵师,僧人念经的带头人。【75】格更:老师,具体教授僧徒学经的教员。【76】最终的真实:即本真,藏传佛教各派各安名不同,如...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0743108.html
-
[⑩] 戢斗勇《论黄梅禅风》,载《“东山法门”与禅宗》,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11] 刘慧达《北魏石窟与禅》,载《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编《武威天梯...
杨富学 王书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0743178.html
-
冯家昇:《冯家昇论著辑粹》,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91页。
[17] 依不拉音·穆提依:《维吾尔族古代翻译家僧古萨里评述》,《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第73页。
[18] ...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4343289.html
-
不甚明确的回鹘文佛教颂诗(编号为T III 73, U 5791)中,我们赫然可见uday šan一词。[13]由于文献全文未刊布,内容不甚明确,但以之与上文所论结合起来看,显然应指五台山。...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0043306.html
-
3] 。可以说,以《答蒋颖叔书》为代表的所有这些涉及佛教的文字,同王安石的佛经注释一样,都是其晚年倾心佛学的重要标志。 探究王安石的佛学观念,还有一篇文章不应忽略,那就是收录于《临川先生文集》卷73...”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 [2] 《答曾子固书》,《临川先生文集》卷73,《四部丛刊》本。 [1] 《王文公文集》卷35,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 《大正藏》卷49,第415页...
方笑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143446.html